李元胜:不仅仅是诗人,钟爱《与万物同行》
  2019-05-13

缘起:一次被拒绝的采访

2016年的一天,《十月》杂志编辑、著名诗人谷禾向我约稿,写一个科技工作者题材的中篇纪实,采访对象是昆虫分类学家张巍巍。

我当时很意外:“为啥找我,我没有写纪实的计划啊。”

“这人不接受采访,听说你关系不错,帮下我们杂志的忙,试试?”

这倒是,张巍巍基本不接受采访,更不要说写他的故事。

我知道原因。记者采写时,会近乎本能地把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或问题按照自己的理解,更生动地“翻译”给读者,稍不注意,就会出错甚至闹笑话。而张巍巍的严谨是有强迫症的,有几次媒体的报道都让他很冒火。

我给他打了个电话,介绍了一下背景,这是中国科协和中国作协联手推出的重要栏目,云云。

张巍巍在印尼食人部落进行田野调查

“不行。”他坚决回绝。

“是我采写哦。”

“……也不行。”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不答应。

“很久不见了,一起吃个饭?”

“这个可以。”

吃饭的时候,我给他介绍了一下我的工作方式,只须采访最多七次够了。我们一起在野外跑了十多年,互相太了解了,很多事情我都不需要他介绍。他终于答应了。

于是,我开始了自然科学家故事的系列写作。

2016年,完成《无与伦比的世界——昆虫学家张巍巍和他的发现》,非常轻松,相当于巍巍开小灶给我讲昆虫课,而且是在故事里讲,我觉得我的收获比他大。

一枚有两层厚皮的橘子

2017年,我在重庆南川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挂职,职务是副局长,工作相当于巡山的护林员,在无数多的线索中,我选择了南川区委宣传部给我推荐的植物学家刘正宇。

《十月》杂志审查通过这个人物后,我开始采访。

很多科学家都是很难沟通的,他们藏在心里的精彩故事和对世界的看法,就像橘子的鲜肉,外面有一层厚而苦涩的皮。刘正宇先生这枚不凡的橘子,相当于有两层厚厚的皮。

第一天采访下来,我相当茫然,他的讲述极简、跳跃,让你无法深入一件事,更不要说找到有价值的细节了。晚上,我一个人在药研所空荡荡的院子里散步,推敲下一步怎么办。在我漫长的采访生涯中,还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难题。

按说,我的准备工作,已经很充分了。研究了他的全部事迹,把可能出故事的都标记并整理成了一个清单。为了能听懂他的专业讲述,我重新通读了家里的《植物学》(吴国芳主编),并详细查阅了和他有关的重要植物的情况。但是意外还是出现了,这个严谨的植物学家,受访时却非常意识流,他只对学术问题感兴趣,对自己的故事总是一带而过,这样,他可以在五分钟里在几个大事件中来回穿梭,而线索是同一个植物。

第二天开始,我放弃了采访本,因为来回翻阅的速度,跟不上他思绪的跳动。我准备了一叠卡片,重新开始问第一天问过的问题,然后找到细节让他放慢速度,在这个故事里多待一会。如此他仍然要跳到下一个故事里去,我也绝不打岔,抽出相应的卡片来,找机会又问新的细节就行了。

我们终于可以很愉快地聊天了。毫无疑问,正宇先生用他的方法,给我讲述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植物课。

我在城口考察,积累素材

为了获得一些重要事件发生的现场细节,比如重庆城口的崖柏发现,我干脆重走了他走过的部分线路,在赤脚渡过冷水河时,我感受到了他们被河水冲走时的惊险,那条河,在酷暑中仍旧冰冷刺骨,让人无法站稳,真是很奇特。

盯上生物界的超级网红

邢立达在琥珀里发现的恐龙(标本复原图)

相比之下,采写邢立达,意外的有趣和容易。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科学家,实在是有太多的传奇故事了。能找到这个生物界的超级网红,还是靠张巍巍的介绍。

讲一个网上前一阵疯转的事情: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官微介绍,2016年该校在当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中国大陆高校排名中一跃升至第12位,超过众多985高校!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排名变化,其实原因就是邢立达毕业并留校,他在SCI上发表的近百篇论文提高了学校的学术成果。

所以,采写这样的奇人,我面临的主要是如何剪裁如何权衡事件价值的问题。

三年功成,破茧而出

然后,我得公布采访这三个人的另一个原因了,其实,在采写完张巍巍之后,我强烈地感觉到这样的故事,非常励志,激动人心,又自带很多博物知识,不只是适合给热爱自然的成人,也非常适合给孩子们看。但是,仅有一篇是不够的。于是,在采写了昆虫猎人后,我又采写了植物猎人、中国恐龙化石猎人。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更能多侧面地展示不同领域的自然考察经历。而我,有着18年田野考察历史的博物爱好者,来写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也比其他人合适多了?

三篇完成,又花了大半年时间的时候,请根据图书需要,请他们或助手整理图片和图片说明,终于,一部关于中国式物种猎人的书具备了出版条件。

给自己和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之一

今天拿到了重庆大学出版社送来的书,有点紧张地打开翻阅,终于放心而且开心了,因为书做得精美而有创意。长期和我们合作的伙伴单位尚品视觉,发挥出了他们对自然类读物的独到理解。责编梁涛选择了高成本的内页纸,虽然贵,但是照片呈现好却不刺眼。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渝版书的进步,而我的书也受益于这个进步。

我自己经常为孩子们讲自然博物课,也曾带他们在野外观察昆虫和植物。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经常都让我推荐一本适合孩子们的书,我推荐的都是我的《昆虫之美》,毕竟,曾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给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那么,现在要我推荐,我得推荐这一本了。与万物同行的科学家们惊动人心的发现和不凡经历里,有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力量。这是一本可以激励孩子们放下电脑和手机,走向自然的书。

(特别感谢重庆晨报纪文伶、重庆音乐台胡玮所提的问题)

专家推荐

《与万物同行》的有趣之处在于,读者可以置身于三位博物学家的田野考察故事中,体验他们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博大情怀,熟悉关于动植物的生动知识,唤醒对大自然的热爱。

著名博物学家、北大教授刘华杰

媒体经常披露自然科学领域激动人心的最新发现,但这些发现背后的故事,读者却所知甚少。《与万物同行》讲述了三位自然科学家的野外考察经历,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无异于一系列生动的博物课,更重要的是,读者们能在故事中感受到中国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奉献情怀。

著名昆虫学家、中科院研究员杨星科

“恐龙1.6亿年漫长的存在,特别适合解释演化的本质。而古生物学,则是用来解释生命是什么、生命从何而来、生命将到哪儿去。”每一次有价值的科学探索,不仅是对我们生存其间的世界,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全新发现。本书为读者们,提供了中国自然科学家自然考察工作的精彩现场,能吸引和激励更多读者关注和保护中国仅存的自然遗产。

著名古生物学家、中科院研究员徐星

作者简介:李元胜,诗人,作家,生态摄影师,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市级新闻人才,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集《无限事》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凤凰生活》杂志十周年暨幸福荟第三届“美动华人”年度(2015)最具影响力华语诗人大奖……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