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荣昌传承着千年悠久的夏布文化
  2019-09-03

重庆的八月,有人去武陵山避暑、有人去北方乘凉、有人去海边吹风,半阴半阳,雨水丰沛,化雨为美,便能将时光与历史的穿越。在立秋之日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荣昌夏布之旅。第一次去荣昌,在下午出发,车子进入,只见一座小城,出现逐渐繁盛的灯火当中,一条濑溪河无声无息,河水上聚满各色的灯光,给人的感觉,美好、自然、安闲、舒适的。河面上有一座大桥,上面装饰的灯光花红柳绿,璀璨夺目。若是稍微的走个神儿再看,就像一道彩虹卧波。我大为惊诧,没想到,在重庆,居然有如此美好的地方。

此次去荣昌后方知,荣昌不仅有源于汉代的夏布、有万灵古镇、有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还有优美的水乡风光。自从来到重庆工作开始,有一个心愿总想实现,二十几年前听了日本东京大学柴田先生的有关中国古代纺织材料的一场讲座,对于中国的夏布、香云纱等深感好奇,随后查阅相关书籍,很多是记录中国纺织材料的图册,只有简略的概述;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研究中国纺织材料的田野调查,夏布曾是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的生活日用品。中国有很多享誉中外的夏布之乡,荣昌就是其中之一。曾经种麻织布是荣昌百姓的日常劳作,那悠闲的劳作时光日日重复,延续了千百年。那种“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的生活,成为了今天需要特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通过打麻、挽麻团、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整形、印染等工序制作而成,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品,依靠人工与自然的力量完成,我感受到柴田先生用心做学问的学术态度。

以前就听说过,夏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就有记载:“东门之地,可以沤苎。”说明周代已经有自然发酵加工麻料的方法,而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夏布服饰表明,在西汉时候中国就已经具有很高的夏布织造技艺。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麻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因麻布常用于夏季衣着,凉爽适人,又俗称之为:夏布、夏物。夏布经过独特的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是传统的服装面料,夏商周以来就用于制作丧服。荣昌夏布制作技艺还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成为荣昌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巴蜀文化中一朵流传久远的“非遗”奇葩。人类穿衣的漫长历史进程走到今天,最常见的面料是棉。中国是棉花生产大国,但棉的原生故乡不是中国,而是从印度传入中国。苎麻则是中国原生的植物,号称“中国草”,它和丝、葛都是中国最早的织物的主要材料。由于夏布可粗可细、可糙可精,因此它能够满足从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好的夏布洁白细腻、光洁度高,在唐代就已被当作贡品。从宋朝开始,中国各地夏布的织造技艺日渐成熟。明末清初,湖广移民将苎麻种植和夏布纺织技术带到荣昌盘龙镇,开启了荣昌“夏布之乡”的历史。时光流转,在技艺的不断传承与融合中,荣昌夏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传统。在荣昌的乡间,苎麻或成片种植,或散落于田边路边,看起来平凡无奇。

如果说起中国古代纺织材料“夏布”、 就会与“棉”、 “香云纱”进行相比较,自然是棉具更具轻柔舒适的特性,并且它从种植采摘到纺织都能实现完全的机械化,因此,棉的织物的成本极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挤占、取代其他材质的面料。而“香云纱”通过了一部《延禧攻略》火边全中国,一届国际香云纱服装设计大赛更使“香云纱”扬名海内外。“棉” 、“香云纱”的全球化,也是夏布等手工面料逐步萎缩的过程。

前段时间,正值中国非遗文化比赛的鼎盛期,我疑虑地问过许多国外、国内老师和很多非遗传承人,中国古代纺织材料有必要创新吗?得到的回答说,“这也是没有办法,年轻一代觉得自己祖宗的夏布太老了,年轻人觉得衣服漂亮就行,夏布的传承与创新是两回事。”国内许多的老师以及她所带领的研究夏布的团队,一直在致力保护与传承。经历此次游历,我也见到了正宗的荣昌夏布。钱钟书的《围城》再次得到印证,“拥有的很难被珍惜”。也许,这些与长久以来的倡导有关。其实,我们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东西,就是现在世界上很多时尚大师的素材库,琳琅满目,绝顶富饶。

一个国家文化的尊贵,是一代代人堆积起来的,上一代会影响下一代,下一代会影响下下一代……

现代生活与传统手艺之间的碰撞与结合,让古老又古朴的夏布在崭新的年代展现出迷人的魅力。我们都扎根在这片黄土地上,要时刻保持与黄土地的垂直、倾倒、不可;毁灭,亦不可。

第一次来荣昌就觉得了一种舒适,这种舒适用语言极难表述,大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适宜温度,让人感觉亲切,心情不燥,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北方的异乡者来说,第一次的荣昌,让我觉得了川地乃至西南地区另一种地域及其气候的倏然不同与安逸美妙。荣昌的夜晚,虽然也有少数的车辆轰鸣而过,但极其稀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一切安静,一切都好像沉睡了,即使那些树木,也很有礼貌地站在窗外,以安静的姿势,守护着这里每一个生灵的睡眠。这样的一种境界,是在北方体验不到的。此次的鸣家重庆区县行暨“寻访荣昌-我在线”之行,对于荣昌,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恍惚而又实在,遥远而又可触可摸。

八月的荣昌,值得拥有……

图片来源:东方IC

鸣家简介:杨燕,重庆市九三学社社员、留日博士(人类生活科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国外博士后研究经历,硕士、博士生导师,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教授;国际服饰美学学会会员,日本留学博士协会、服装色彩学会会、衣服学会、家政学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学会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消防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裁判员、重庆市社科专家、重庆科委网络评审专家、重庆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重庆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