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进京献礼国庆,游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探寻铜梁龙腾飞密码
近日,记者走进了铜梁的乡村院坝,研读史志馆藏,寻访传承人,探索巨龙的根源,解密腾飞的密码。

四度进京献礼国庆,游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探寻铜梁龙腾飞密码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19-10-31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重庆铜梁龙,再一次亮相天安门广场,以气势如虹的九龙同贺,赢得全球目光的汇聚。

“这是第四次了。”

铜梁文化馆馆长宗和云满脸傲娇地说,铜梁龙游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南北两极没去过,其它几大洲都留下了铜梁龙的足迹。

“我们还是‘中华第一龙’!”翻开史料,宗和云逐一细数铜梁龙的辉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为什么是铜梁这条龙?它究竟有什么来头?给铜梁百姓和产业带来了什么?

近日,我们走进了铜梁的乡村院坝,研读史志馆藏,寻访传承人,探索巨龙的根源,解密腾飞的密码。

上古神话“龙的传说”

2019年10月1日晚,铜梁“九龙同贺”又一次扬名了。

“这是铜梁龙的骄傲,更是龙的传人的殷切祝愿和期盼。”宗和云和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一样,崇拜龙、热爱龙,更专注于龙文化的研究。

沏上一杯安溪绿茶,宗和云和我们摆起了铜梁的“龙”门阵。

“在铜梁,和龙有关的龙门阵太多了。”宗和云曾试着将其搜集、记录下来,这当中,流传最广,沿袭至今的一个传说是:很早很早以前,在铜梁有一个贫苦孩子,偶然间得到了一枚夜明珠,为防地主豪绅的抢夺,小孩竟将这夜明珠吞下了肚。

谁曾想,吞下夜明珠后,小孩竟化身成龙,玉皇大帝得知后,将其封赏为黄龙。

东海龙王敖广得知黄龙的家里还有老娘尚在人间,便准予黄龙于每年农历大年初七初八回家陪老娘,待到大年十五元宵节便要赶回东海。

因常年不在故乡,黄龙就托安居城外涪江上游兜溪河龙王关照家人、关照家乡父老,以保铜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

后来,黄龙的故事被广为流传,铜梁人知道后,众乡邻感念黄龙和兜溪河龙王的恩德,每到农历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扎龙灯狮灯虎灯,昼夜交替在街头巡游,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1875年第一次文字记载

宗和云说,铜梁龙灯历史悠久。依据明代河南巡抚胡尧臣(铜梁安居人)在《圣水寺灵异记》的记载,铜梁龙灯应出现在明代,是百姓的祈雨活动。后来,这种祈祷活动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铜梁龙灯会。

一杯茶的工夫不到,宗和云把铜梁龙的传说寻了个遍。

“传说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美好祈愿,文献志史则是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的真实记录。”宗和云找来了一本铜梁县志。

《铜梁县志·风俗篇》中就记载了1875年,铜梁龙舞的盛况:

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

“古往今来,铜梁龙舞也就演变成了当地人们的一种习俗。”宗和云说,也因为这样,铜梁春节龙灯会,被文化部确立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春节活动之一。

专注铜梁龙文化研究多年,宗和云认为,铜梁龙舞,舞动之间,人与龙合二为一!天与地交融相连!痛苦与欢乐,悲哀与幸福,失败与追求,奋斗与梦想……都在舞动里飞扬,升华!“中华第一龙”当之无愧。

0_副本.jpg1984年第一次龙游北京

在铜梁区体育馆,我们找到了铜梁龙舞队总教练、龙狮舞国际级裁判周可吉。这几天,他一直待在这里指挥铜梁龙舞队员加紧训练备赛。

周可吉61岁,地道铜梁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晚会上,他带领队员舞动九条巨龙,气势如虹,征服了观众。

“能进京参加联欢晚会,在天安门广场舞动铜梁龙,也许今生只此一次。”周可吉由衷地热爱铜梁龙舞,舞了半辈子的龙,也见证了铜梁龙从民间群艺,演化发展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

此前,“铜梁龙舞”先后于1984年、1999年、2009年三度进京参加国庆盛典,并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铜梁龙走向世界,起步于1984年。”宗和云回忆,当年,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为筹备庆典,派出8支工作组全国各地寻龙,最终铜梁龙特殊的造型,征服了寻龙工作组。

宗和云说:“正是这次表演,奠定了铜梁龙在中国龙舞表演中的代表性地位。”

铜梁龙名声飞播千家万户。随后,铜梁龙随重庆杂技团出国表演,开始被国外观众所了解,真正走向世界。

3_副本.jpg三位铜梁手艺人

如今,周可吉的主要任务是传承舞龙技巧,以老带小。“铜梁每个学校都有龙舞队,只要在铜梁读过书的人,或多或少都具有龙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说到这些,周可吉尤感欣慰。

“舞是技,龙是魂。”

铜梁龙舞能得到世人的赞美,还在于其独特的造型与精湛的舞动方法。宗和云介绍,经过重庆市的舞蹈专家、群艺馆专家,与当地舞龙艺人一起研究,在步伐,服饰、音乐等方面融合川剧元素,龙舞者是川剧武生打扮,舞动是讲究手、眼、身、伐、步,追求“人龙合一”。

舞者有了,龙是关键。宗和云认为,如今名扬海内外的铜梁龙,在造型上离不开上世纪80年代三位铜梁扎龙匠人的贡献,他们是蒋玉霖、周均安、傅全泰。

“他们能扎出龙的灵性。”宗和云翻出一张摄于1917年安居古城的舞龙队表演照片,舞龙者高举的龙头,看上去面相凶恶。

旧时遵循扎龙规则,“要把龙扎得哭,古训中:哭龙、慑虎、笑狮子。”

但这三位老手艺人,对扎龙造型进行改良,用扎狮子方法将龙扎出“笑脸”,笑口常开,面阔嘴短,既威严又和蔼,甚至还会有一点萌,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这样的造型就在铜梁定型下来,如今,铜梁龙造型都遵循这样的扎制方法。这个造型,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宗和云说,至今全国各地仍在扎龙,但铜梁龙每年卖向全国各地有几千条。

铜梁人奋斗的龙图腾

行走在铜梁街头,你会发现,“龙”已经渗透到了这里的建筑、商店、海报,甚至是店招店牌。而实际上,“龙”这张名片,也是众多铜梁人奋斗的图腾,他们以龙为生,依龙而富。

在铜梁城区南门,一家铜梁龙彩扎公司门市前,老板周合平正在指挥工人紧张的扎制龙头。周合平52岁,铜梁龙灯彩扎技艺第三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传人。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中,参展的九条巨龙由他扎制。这也是他扎制的龙舞道具第三次登上国庆盛典的舞台。他15岁起师从爷爷周均安,一学便成了终身事业。

朴实的周合平虽然不善言辞,但看似粗糙的大手,非常灵巧,在跟我们的摆谈间,一段铁丝在他手中就像变戏法似的,有了造型……

太平镇坪漆村,这里是周合平的家乡,他们在村里建立龙灯彩扎基地,时常举办非遗龙灯彩扎培训班,并将承接的龙灯彩扎订单交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制作。

今年,他的公司已制作超过200条龙,公司一年产值大约有500多万元。像周合平一样,在铜梁有10多家公司从事铜梁龙彩扎制作,20多家公司从事龙舞表演。

2018年元旦,铜梁龙舞首次登上纽约时报广场,向世界传递新年祝愿。同年元宵节,铜梁火龙赴中国台湾,参加第二届“龙耀宝岛”中华铜梁火龙展演。

铜梁龙声名远播,一次次的节会展演,让铜梁在收获美誉的同时收获了财富。

铜梁区文旅委副主任秦启江说,以2018年首届“重庆铜梁中华龙灯艺术节”为例,就有超过400万人来赶会观展,拉动旅游消费收入12亿元。

不仅如此,在乡村院坝的走访中,我们还发现,铜梁把龙灯彩扎与扶贫结合,布局了龙灯彩扎基地。以公司加农户形式,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参与扎制龙灯制品。

正如秦启江所说:“龙文化,已然成为铜梁文旅融合奋斗路上的图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杨野 张松涛 摄影杨新宇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四度进京献礼国庆,游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探寻铜梁龙腾飞密码

2019-10-31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重庆铜梁龙,再一次亮相天安门广场,以气势如虹的九龙同贺,赢得全球目光的汇聚。

“这是第四次了。”

铜梁文化馆馆长宗和云满脸傲娇地说,铜梁龙游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南北两极没去过,其它几大洲都留下了铜梁龙的足迹。

“我们还是‘中华第一龙’!”翻开史料,宗和云逐一细数铜梁龙的辉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为什么是铜梁这条龙?它究竟有什么来头?给铜梁百姓和产业带来了什么?

近日,我们走进了铜梁的乡村院坝,研读史志馆藏,寻访传承人,探索巨龙的根源,解密腾飞的密码。

上古神话“龙的传说”

2019年10月1日晚,铜梁“九龙同贺”又一次扬名了。

“这是铜梁龙的骄傲,更是龙的传人的殷切祝愿和期盼。”宗和云和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一样,崇拜龙、热爱龙,更专注于龙文化的研究。

沏上一杯安溪绿茶,宗和云和我们摆起了铜梁的“龙”门阵。

“在铜梁,和龙有关的龙门阵太多了。”宗和云曾试着将其搜集、记录下来,这当中,流传最广,沿袭至今的一个传说是:很早很早以前,在铜梁有一个贫苦孩子,偶然间得到了一枚夜明珠,为防地主豪绅的抢夺,小孩竟将这夜明珠吞下了肚。

谁曾想,吞下夜明珠后,小孩竟化身成龙,玉皇大帝得知后,将其封赏为黄龙。

东海龙王敖广得知黄龙的家里还有老娘尚在人间,便准予黄龙于每年农历大年初七初八回家陪老娘,待到大年十五元宵节便要赶回东海。

因常年不在故乡,黄龙就托安居城外涪江上游兜溪河龙王关照家人、关照家乡父老,以保铜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

后来,黄龙的故事被广为流传,铜梁人知道后,众乡邻感念黄龙和兜溪河龙王的恩德,每到农历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扎龙灯狮灯虎灯,昼夜交替在街头巡游,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1875年第一次文字记载

宗和云说,铜梁龙灯历史悠久。依据明代河南巡抚胡尧臣(铜梁安居人)在《圣水寺灵异记》的记载,铜梁龙灯应出现在明代,是百姓的祈雨活动。后来,这种祈祷活动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铜梁龙灯会。

一杯茶的工夫不到,宗和云把铜梁龙的传说寻了个遍。

“传说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美好祈愿,文献志史则是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的真实记录。”宗和云找来了一本铜梁县志。

《铜梁县志·风俗篇》中就记载了1875年,铜梁龙舞的盛况:

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

“古往今来,铜梁龙舞也就演变成了当地人们的一种习俗。”宗和云说,也因为这样,铜梁春节龙灯会,被文化部确立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春节活动之一。

专注铜梁龙文化研究多年,宗和云认为,铜梁龙舞,舞动之间,人与龙合二为一!天与地交融相连!痛苦与欢乐,悲哀与幸福,失败与追求,奋斗与梦想……都在舞动里飞扬,升华!“中华第一龙”当之无愧。

0_副本.jpg1984年第一次龙游北京

在铜梁区体育馆,我们找到了铜梁龙舞队总教练、龙狮舞国际级裁判周可吉。这几天,他一直待在这里指挥铜梁龙舞队员加紧训练备赛。

周可吉61岁,地道铜梁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晚会上,他带领队员舞动九条巨龙,气势如虹,征服了观众。

“能进京参加联欢晚会,在天安门广场舞动铜梁龙,也许今生只此一次。”周可吉由衷地热爱铜梁龙舞,舞了半辈子的龙,也见证了铜梁龙从民间群艺,演化发展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

此前,“铜梁龙舞”先后于1984年、1999年、2009年三度进京参加国庆盛典,并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铜梁龙走向世界,起步于1984年。”宗和云回忆,当年,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为筹备庆典,派出8支工作组全国各地寻龙,最终铜梁龙特殊的造型,征服了寻龙工作组。

宗和云说:“正是这次表演,奠定了铜梁龙在中国龙舞表演中的代表性地位。”

铜梁龙名声飞播千家万户。随后,铜梁龙随重庆杂技团出国表演,开始被国外观众所了解,真正走向世界。

3_副本.jpg三位铜梁手艺人

如今,周可吉的主要任务是传承舞龙技巧,以老带小。“铜梁每个学校都有龙舞队,只要在铜梁读过书的人,或多或少都具有龙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说到这些,周可吉尤感欣慰。

“舞是技,龙是魂。”

铜梁龙舞能得到世人的赞美,还在于其独特的造型与精湛的舞动方法。宗和云介绍,经过重庆市的舞蹈专家、群艺馆专家,与当地舞龙艺人一起研究,在步伐,服饰、音乐等方面融合川剧元素,龙舞者是川剧武生打扮,舞动是讲究手、眼、身、伐、步,追求“人龙合一”。

舞者有了,龙是关键。宗和云认为,如今名扬海内外的铜梁龙,在造型上离不开上世纪80年代三位铜梁扎龙匠人的贡献,他们是蒋玉霖、周均安、傅全泰。

“他们能扎出龙的灵性。”宗和云翻出一张摄于1917年安居古城的舞龙队表演照片,舞龙者高举的龙头,看上去面相凶恶。

旧时遵循扎龙规则,“要把龙扎得哭,古训中:哭龙、慑虎、笑狮子。”

但这三位老手艺人,对扎龙造型进行改良,用扎狮子方法将龙扎出“笑脸”,笑口常开,面阔嘴短,既威严又和蔼,甚至还会有一点萌,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这样的造型就在铜梁定型下来,如今,铜梁龙造型都遵循这样的扎制方法。这个造型,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宗和云说,至今全国各地仍在扎龙,但铜梁龙每年卖向全国各地有几千条。

铜梁人奋斗的龙图腾

行走在铜梁街头,你会发现,“龙”已经渗透到了这里的建筑、商店、海报,甚至是店招店牌。而实际上,“龙”这张名片,也是众多铜梁人奋斗的图腾,他们以龙为生,依龙而富。

在铜梁城区南门,一家铜梁龙彩扎公司门市前,老板周合平正在指挥工人紧张的扎制龙头。周合平52岁,铜梁龙灯彩扎技艺第三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传人。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中,参展的九条巨龙由他扎制。这也是他扎制的龙舞道具第三次登上国庆盛典的舞台。他15岁起师从爷爷周均安,一学便成了终身事业。

朴实的周合平虽然不善言辞,但看似粗糙的大手,非常灵巧,在跟我们的摆谈间,一段铁丝在他手中就像变戏法似的,有了造型……

太平镇坪漆村,这里是周合平的家乡,他们在村里建立龙灯彩扎基地,时常举办非遗龙灯彩扎培训班,并将承接的龙灯彩扎订单交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制作。

今年,他的公司已制作超过200条龙,公司一年产值大约有500多万元。像周合平一样,在铜梁有10多家公司从事铜梁龙彩扎制作,20多家公司从事龙舞表演。

2018年元旦,铜梁龙舞首次登上纽约时报广场,向世界传递新年祝愿。同年元宵节,铜梁火龙赴中国台湾,参加第二届“龙耀宝岛”中华铜梁火龙展演。

铜梁龙声名远播,一次次的节会展演,让铜梁在收获美誉的同时收获了财富。

铜梁区文旅委副主任秦启江说,以2018年首届“重庆铜梁中华龙灯艺术节”为例,就有超过400万人来赶会观展,拉动旅游消费收入12亿元。

不仅如此,在乡村院坝的走访中,我们还发现,铜梁把龙灯彩扎与扶贫结合,布局了龙灯彩扎基地。以公司加农户形式,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参与扎制龙灯制品。

正如秦启江所说:“龙文化,已然成为铜梁文旅融合奋斗路上的图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杨野 张松涛 摄影杨新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