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首发:12个“我”眼中的故乡潮起潮落
7月31日上午,人民文学出版社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晚熟的人》正式面市。

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首发:12个“我”眼中的故乡潮起潮落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20-08-01

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略显沉寂的莫言终于再次用文字回到了读者的视野中!7月31日上午,人民文学出版社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晚熟的人》正式面市。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籍作家首位获得者。八年过去,莫言鲜有露面的同时也一直没有新作和大家见面。本次推出的《晚熟的人》算得上是他打破沉寂之作。在书中,莫言依然根植乡土,用十二个故事讲述了获得诺奖后的里里外外,这其中有喜有悲,有荒诞有现实,时间跨度也从从上个世纪一直延续到了当下社会。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介绍,看完这12个故事,它们的坐标都被一条无形的线连系起来,莫言讲述的其实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时代的潮起潮落。

莫言也开始玩转网络

在这八年磨一剑的新作《晚熟的人》中,莫言改变了自己一贯的讲故事的方式,既延续了以往的创作风格,又明显注入了新的元素——冷静直白和具象写实多了不少。其眼光不再聚焦于“英雄好汉王八蛋”,而是转向了那些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仿佛就是从我们身边走出来的人物。正是它们组成了我们当下社会的“常”与“变”。

相较莫言过往的作品,《晚熟的人》第一大变化就是莫言第一次引入了当下社会的“新人”。比如,在12个故事中的《红唇绿嘴》里,莫言就塑造了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网络“大咖”高参。这位高参深谙互联网运作规律,最擅长胡编乱造、添油加醋,靠贩卖谣言发家致富。她手下有上百个铁杆水军,让咬谁就咬谁,让捧谁就捧谁,将网络玩弄于股掌之中。高参有一句名言:“在生活中,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但网络上,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故事依然是以为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用童年经验和想象力织造的高密东北乡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莫言对此也很坦然:“将逝去的留不住,要到来的也拦不住。”

也写了获奖后的“魔幻现实”

熟悉莫言的读者早已习惯了莫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这个习惯在《晚熟的人》中得到了延续。不同的是,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

读者可以随着小说里的这位“莫言”,获奖后回到高密东北乡,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成了景点”。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前来的外国人。

莫言获奖后的经历真的像小说中写的那样,火了、忙了,不仅自己火、自己忙,还带着老家高密东北乡也跟着忙了起来。相信看过书的读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书中的“我”就是莫言本人,那些事也都是真事。这正是莫言想要的艺术效果。对于这一别出心裁的安排,莫言解释说:“小说中的莫言,实际上是我的分身,就像孙猴子拔下的一根毫毛。他执行着我的指令,但他并不能自己做出什么决定,我在观察着、记录着这个莫言与人物交往的过程。”

可以说,小说中的“莫言”更像一个故事的寻访者和记录者,偶然路过人生百态,对争执不予置喙,对善恶不妄定论,始终冷静和淡然。莫言本人的价值观也就藏在这些文字背后。

“获奖8年来我一直在创作”

应该有无数读者都很好奇,获奖后这8年沉寂的莫言都在做什么。据统计,仅仅是截至2016年,莫言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题了几千次字,签了几万个名。特别是在获奖后最初的2013年,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有看。

可以说,本次《晚熟的人》是“闭关”了太久的莫言给出的实实在在的答案:“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莫言表示,过去八年里,自己写过戏曲、诗歌,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考察,依旧时刻关注着家国的变迁,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你所做的事,都可能成为小说的素材或灵感的触发点。”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莫言获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首发:12个“我”眼中的故乡潮起潮落

2020-08-01 07:30:00 来源: 0 条评论

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略显沉寂的莫言终于再次用文字回到了读者的视野中!7月31日上午,人民文学出版社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晚熟的人》正式面市。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籍作家首位获得者。八年过去,莫言鲜有露面的同时也一直没有新作和大家见面。本次推出的《晚熟的人》算得上是他打破沉寂之作。在书中,莫言依然根植乡土,用十二个故事讲述了获得诺奖后的里里外外,这其中有喜有悲,有荒诞有现实,时间跨度也从从上个世纪一直延续到了当下社会。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介绍,看完这12个故事,它们的坐标都被一条无形的线连系起来,莫言讲述的其实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时代的潮起潮落。

莫言也开始玩转网络

在这八年磨一剑的新作《晚熟的人》中,莫言改变了自己一贯的讲故事的方式,既延续了以往的创作风格,又明显注入了新的元素——冷静直白和具象写实多了不少。其眼光不再聚焦于“英雄好汉王八蛋”,而是转向了那些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仿佛就是从我们身边走出来的人物。正是它们组成了我们当下社会的“常”与“变”。

相较莫言过往的作品,《晚熟的人》第一大变化就是莫言第一次引入了当下社会的“新人”。比如,在12个故事中的《红唇绿嘴》里,莫言就塑造了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网络“大咖”高参。这位高参深谙互联网运作规律,最擅长胡编乱造、添油加醋,靠贩卖谣言发家致富。她手下有上百个铁杆水军,让咬谁就咬谁,让捧谁就捧谁,将网络玩弄于股掌之中。高参有一句名言:“在生活中,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但网络上,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故事依然是以为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用童年经验和想象力织造的高密东北乡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莫言对此也很坦然:“将逝去的留不住,要到来的也拦不住。”

也写了获奖后的“魔幻现实”

熟悉莫言的读者早已习惯了莫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这个习惯在《晚熟的人》中得到了延续。不同的是,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

读者可以随着小说里的这位“莫言”,获奖后回到高密东北乡,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成了景点”。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前来的外国人。

莫言获奖后的经历真的像小说中写的那样,火了、忙了,不仅自己火、自己忙,还带着老家高密东北乡也跟着忙了起来。相信看过书的读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书中的“我”就是莫言本人,那些事也都是真事。这正是莫言想要的艺术效果。对于这一别出心裁的安排,莫言解释说:“小说中的莫言,实际上是我的分身,就像孙猴子拔下的一根毫毛。他执行着我的指令,但他并不能自己做出什么决定,我在观察着、记录着这个莫言与人物交往的过程。”

可以说,小说中的“莫言”更像一个故事的寻访者和记录者,偶然路过人生百态,对争执不予置喙,对善恶不妄定论,始终冷静和淡然。莫言本人的价值观也就藏在这些文字背后。

“获奖8年来我一直在创作”

应该有无数读者都很好奇,获奖后这8年沉寂的莫言都在做什么。据统计,仅仅是截至2016年,莫言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题了几千次字,签了几万个名。特别是在获奖后最初的2013年,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有看。

可以说,本次《晚熟的人》是“闭关”了太久的莫言给出的实实在在的答案:“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莫言表示,过去八年里,自己写过戏曲、诗歌,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考察,依旧时刻关注着家国的变迁,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你所做的事,都可能成为小说的素材或灵感的触发点。”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