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粉身碎骨以报党”——“大地之子”图片展讲述袁隆平老师侯光炯的故事
9月8日,由重庆历史名人馆主办的“大地之子——侯光炯院士图片展”在该馆开展。

“我应粉身碎骨以报党”——“大地之子”图片展讲述袁隆平老师侯光炯的故事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2020-09-09


▲展览现场。记者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赵迎昭 实习生 胡雨彤)“我应粉身碎骨以报党,我要做一个好党员,一个名副其实的土壤学家……”这是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1956年2月28日入党第一天日记中的话。

9月8日,由重庆历史名人馆主办的“大地之子——侯光炯院士图片展”在该馆开展,观众可前来感受“大地之子”侯光炯院士一生服务农业,永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本色的故事。

▲侯光炯之子、西南大学副教授侯孝祖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赵迎昭 摄/视觉重庆

全面讲述侯光炯人生故事

提起侯光炯,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当说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们就再熟悉不过了。这两位科学家有什么关系呢?重庆历史名人馆相关负责人说,侯光炯是袁隆平的老师,两人在位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农学院(今西南大学前身之一)结缘。

今年是侯光炯(1905.5.9—1996.11.4)院士诞辰115周年。这位科学巨匠祖籍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是著名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原西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立足于广袤的祖国大地,为改变我国“三农”面貌竭尽毕生之力,是中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大地之子”。

重庆历史名人馆为举办此次展览,从收集到的上千张图片中,精选出170多张侯光炯工作、生活的经典图片,通过“结缘土壤 怀富国强民之志”“研究土壤 走中国特色之路”“传授土壤 做诚心教书之人”“扎根土壤 尽服务农业之责”“奉献土壤 葆爱党爱国初心”“情系土壤 偕贤妻共度风雨”“魂归土壤 铸不朽大地丰碑”7个板块,全面讲述侯光炯的人生经历、科研成果、卓越贡献和感人故事。

“我把我的智慧、力量和生命都交给党”

据了解,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侯光炯带领四川大学农化系师生来到位于重庆北碚的新组建的西南农学院,全力投入土壤农化系和土壤农化专业的建设工作。

重庆日报记者在展览中看到了本文开头提及的日记的图片,图片右上角写有“北碚西农”几个字,说明日记是在西南农学院写下的。侯光炯在日记中写道:“从今天起,我把我的智慧、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党,我依党的意旨,更积极的为广大人民长远利益办事……”字字句句,体现出他对党的忠诚。

重庆历史名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侯光炯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连一些必要的条件和待遇也常常谢绝。他总说:“国家还很穷,农民的生活还没有得到大的改善,我不能接受优厚待遇。”

此外,他还曾主动要求降低工资。侯光炯被选聘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后,获得一等工资,但他却致信相关领导,主动要求降低工资等级。观众可以在展览中,看到1956年11月2日侯光炯写下的这封请求降薪的信。信的最后,他真诚地写道:“兹谨建议……重新考虑本人薪级,不胜感激。”

这样一位对自己很“吝啬”的科学家,是如何面对工作的呢?

为将自己的科学知识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1972年开始,侯光炯带领师生扎根农村,在四川省简阳县镇金公社、江安县铁清乡、长宁县相岭区等地农村长期蹲点搞科研。

扎根农村的20多年间,侯光炯坚持将土壤科学研究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他提出的以“水田自然免耕”为代表的各种快速熟化培肥土壤夺高产的技术,为农业生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使千千万万农民受益,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览中,侯光炯伏案从事科研工作的照片吸引了记者注意。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年逾八旬的侯光炯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仍然坚守在农村。四川省、宜宾市和学校领导多次劝他回学校,子女们也恳求他回家,他都谢绝了。他说:“我已经80多岁了,每一分钟对我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我要拼命地干……”

1992年,侯光炯荣获“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11万奖。然而,在颁奖大会上,他当众宣布:“这11万元,我一分钱也不要,将它全部用作农业科普博物馆的建设和办免耕技术培训班,让这笔钱再为国家做贡献。”

1996年11月4日,侯光炯与世长辞。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带领科研人员拟定了下一年度的6个研究课题。

时刻为国家、为人民着想的科学家,国家和人民也会时刻铭记着他。1997年,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作出向侯光炯同志学习的决定,中央及省市级媒体纷纷报道侯光炯事迹,各地学生和农民朋友也自发悼念他们敬爱的侯老师。

父亲是个“工作狂”

侯光炯有5个子女。开展当天,侯光炯之子侯孝祖受邀来到展览现场观展。今年83岁的他身材消瘦,穿着灰色短袖、蓝色裤子、黑色布鞋,十分俭朴。看着父亲一张张照片,他的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前。

“从小到大,父亲没怎么管过我们兄妹几个。”侯孝祖说,父亲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工作,“在家里,他埋头搞科研,在外面,他一门心思调查和研究土壤,是个‘工作狂’。”

“您和侯院士相比,谁要高一些?”面对记者提问,侯孝祖思索了几秒钟说,“我俩真的没比过,他太忙了,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工作中,他是我一生的楷模。”

上述负责人说,本次展览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旋律,弘扬侯光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风范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侯光炯的先进事迹,将激励新时代的我们砥砺前行,积极投身强国伟业。”

据悉,展览展期1个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我应粉身碎骨以报党”——“大地之子”图片展讲述袁隆平老师侯光炯的故事

2020-09-09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展览现场。记者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赵迎昭 实习生 胡雨彤)“我应粉身碎骨以报党,我要做一个好党员,一个名副其实的土壤学家……”这是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1956年2月28日入党第一天日记中的话。

9月8日,由重庆历史名人馆主办的“大地之子——侯光炯院士图片展”在该馆开展,观众可前来感受“大地之子”侯光炯院士一生服务农业,永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本色的故事。

▲侯光炯之子、西南大学副教授侯孝祖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赵迎昭 摄/视觉重庆

全面讲述侯光炯人生故事

提起侯光炯,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当说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们就再熟悉不过了。这两位科学家有什么关系呢?重庆历史名人馆相关负责人说,侯光炯是袁隆平的老师,两人在位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农学院(今西南大学前身之一)结缘。

今年是侯光炯(1905.5.9—1996.11.4)院士诞辰115周年。这位科学巨匠祖籍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是著名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原西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立足于广袤的祖国大地,为改变我国“三农”面貌竭尽毕生之力,是中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大地之子”。

重庆历史名人馆为举办此次展览,从收集到的上千张图片中,精选出170多张侯光炯工作、生活的经典图片,通过“结缘土壤 怀富国强民之志”“研究土壤 走中国特色之路”“传授土壤 做诚心教书之人”“扎根土壤 尽服务农业之责”“奉献土壤 葆爱党爱国初心”“情系土壤 偕贤妻共度风雨”“魂归土壤 铸不朽大地丰碑”7个板块,全面讲述侯光炯的人生经历、科研成果、卓越贡献和感人故事。

“我把我的智慧、力量和生命都交给党”

据了解,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侯光炯带领四川大学农化系师生来到位于重庆北碚的新组建的西南农学院,全力投入土壤农化系和土壤农化专业的建设工作。

重庆日报记者在展览中看到了本文开头提及的日记的图片,图片右上角写有“北碚西农”几个字,说明日记是在西南农学院写下的。侯光炯在日记中写道:“从今天起,我把我的智慧、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党,我依党的意旨,更积极的为广大人民长远利益办事……”字字句句,体现出他对党的忠诚。

重庆历史名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侯光炯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连一些必要的条件和待遇也常常谢绝。他总说:“国家还很穷,农民的生活还没有得到大的改善,我不能接受优厚待遇。”

此外,他还曾主动要求降低工资。侯光炯被选聘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后,获得一等工资,但他却致信相关领导,主动要求降低工资等级。观众可以在展览中,看到1956年11月2日侯光炯写下的这封请求降薪的信。信的最后,他真诚地写道:“兹谨建议……重新考虑本人薪级,不胜感激。”

这样一位对自己很“吝啬”的科学家,是如何面对工作的呢?

为将自己的科学知识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1972年开始,侯光炯带领师生扎根农村,在四川省简阳县镇金公社、江安县铁清乡、长宁县相岭区等地农村长期蹲点搞科研。

扎根农村的20多年间,侯光炯坚持将土壤科学研究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他提出的以“水田自然免耕”为代表的各种快速熟化培肥土壤夺高产的技术,为农业生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使千千万万农民受益,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览中,侯光炯伏案从事科研工作的照片吸引了记者注意。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年逾八旬的侯光炯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仍然坚守在农村。四川省、宜宾市和学校领导多次劝他回学校,子女们也恳求他回家,他都谢绝了。他说:“我已经80多岁了,每一分钟对我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我要拼命地干……”

1992年,侯光炯荣获“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11万奖。然而,在颁奖大会上,他当众宣布:“这11万元,我一分钱也不要,将它全部用作农业科普博物馆的建设和办免耕技术培训班,让这笔钱再为国家做贡献。”

1996年11月4日,侯光炯与世长辞。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带领科研人员拟定了下一年度的6个研究课题。

时刻为国家、为人民着想的科学家,国家和人民也会时刻铭记着他。1997年,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作出向侯光炯同志学习的决定,中央及省市级媒体纷纷报道侯光炯事迹,各地学生和农民朋友也自发悼念他们敬爱的侯老师。

父亲是个“工作狂”

侯光炯有5个子女。开展当天,侯光炯之子侯孝祖受邀来到展览现场观展。今年83岁的他身材消瘦,穿着灰色短袖、蓝色裤子、黑色布鞋,十分俭朴。看着父亲一张张照片,他的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前。

“从小到大,父亲没怎么管过我们兄妹几个。”侯孝祖说,父亲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工作,“在家里,他埋头搞科研,在外面,他一门心思调查和研究土壤,是个‘工作狂’。”

“您和侯院士相比,谁要高一些?”面对记者提问,侯孝祖思索了几秒钟说,“我俩真的没比过,他太忙了,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工作中,他是我一生的楷模。”

上述负责人说,本次展览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旋律,弘扬侯光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风范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侯光炯的先进事迹,将激励新时代的我们砥砺前行,积极投身强国伟业。”

据悉,展览展期1个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