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107丨人体这5大器官 最容易被癌细胞盯上
人体哪些部位容易被癌细胞盯上?我们又该如何有意识、有重点地预防呢?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107丨人体这5大器官 最容易被癌细胞盯上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4-21

导语:2022年4月15-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发布“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专题科普,邀请市内多位肿瘤学科专家共话肿瘤防治相关健康知识。

 

癌症虽可怕,但只要发现得早,我们就能在这场持续战中占据先机。那人体哪些部位容易被癌细胞盯上?我们又如何有意识、有重点地进行预防呢?为此,本期我们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涛为您解读“人体器官癌症地图”,对排名前五的常见癌症进行防癌科普。

专家简介

张涛,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放射医学教研室副主任,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副主任。

国家卫健委肿瘤多学科诊疗(MDT)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肿瘤MDT联盟区域牵头专家,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医师分会MDT/放疗/内科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射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放疗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委会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消化道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重庆抗癌协会放射肿瘤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副会长。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男、女排名前五的癌症是有差异的:

男性发病率前五位: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女性发病率前五位: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

那这五大器官容易患癌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细胞变异这个“通用原因”外,每个器官被癌细胞侵扰的原因都各不相同,对此高危人群、预防措施也有所区别。

 

肺癌:发病率居首位

为啥咱们的肺部会这么脆弱呢?就目前的致癌原因分析,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吸烟。大多数肿瘤发病都与长期吸烟有关,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肺癌。

第二是环境污染。相关数据表明,环境污染对人们肺部的伤害不亚于吸烟。

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①吸烟≥20年包(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被动吸二手烟者;

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

建议使用低剂量或多层肺部螺旋CT筛查;

检查频率应较一般人群更勤,尽量每年1次。

2、一般人群

建议1-2年做一次胸部X片或胸部CT(据具体条件决定)筛查;

40岁以上建议每年体检。

预防建议

①不吸烟或戒烟;

②有职业暴露危险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并定期体检;

③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如被动吸烟、接触油烟等;

④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出行戴口罩;

⑤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图片1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院方供图

乳腺癌:呈年轻化趋势

全球女性的第一癌症,与喜食高脂、高热量食物、精神压力大、晚婚晚育等相关。

高危人群

占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对象:

①35岁以上,未婚未孕未哺乳者;

②月经来潮小于12岁,或行经时间大于42年者;

③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④2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⑤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胸部放射治疗史大于10年者。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

除了定期乳腺自查以外,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2、一般女性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三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35岁时拍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检查(钼靶);40岁以后,每1-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预防建议

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适当运动;

②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③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院方供图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

红肉或腌制食物过多摄入、大量饮酒(仅指男性)、高温油炸食物等,都有可能导致结直肠癌。此外,炎症性肠病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高危人群

①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形状等改变)者;

②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③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④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者;

⑤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⑥高脂饮食、有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者。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后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呈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

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若结果呈阳性,则做肠镜检查。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超过3年;

20岁以上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做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2、普通人群

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预防建议

①减肥,避免久坐,少吃红肉、腌制/加工肉;

②多吃新鲜蔬果,戒烟、戒酒;

③坚持锻炼,避免肥胖;

④及时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等病变。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院方供图

 

胃癌: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

除了盐、盐腌食物、红辣椒、加工肉类、烟熏食物、烧烤等是胃癌的发生原因外,胃黏膜的改变以及萎缩性胃炎也可导致胃癌发生。

高危人群

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是高危对象:

①60岁以上人群;

②有慢性胃病史、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患者;

③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④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至12月);

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⑥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⑦恶性贫血者;

⑧长期高盐、腌制饮食,长期吸烟饮酒等人群。

筛查建议

40岁以上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或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或肿瘤家族史等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预防建议

①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有,应及时治疗;

③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④戒烟,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讲座。院方供图

 

肝癌:发病排名下跌,感谢乙肝疫苗

目前有证据表明,乙肝病毒感染、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类和豆类、长期饮酒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直接原因。

高危人群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有下列情况的人群:

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

②有肝癌家族史者;

③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④药物性肝损患者。

筛查建议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半年筛查1次。

预防建议

①按规定接种乙肝疫苗;

②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③戒酒或减少饮酒;

④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⑤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讲座。院方供图

 

宫颈癌:最有可能被征服

这是全球女性常见癌症,引发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过早开始性生活等。

高危人群

①有多个性伴侣;

②性生活过早;

③HPV感染;

④免疫功能低下;

⑤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筛查建议

①⑦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②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

③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④65岁以上,且既往多次检查均为阴性,无CIN2或癌症等病史,则结束筛查;

⑤接种过HPV疫苗,筛选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

预防建议

①接种HPV疫苗;

②不吸烟或戒烟;

③安全与健康的性行为;

④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⑤增强体质。

(文/曹冬晴 通讯员/陈小丹)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107丨人体这5大器官 最容易被癌细胞盯上

2022-04-21 06:25:58 来源:

导语:2022年4月15-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发布“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专题科普,邀请市内多位肿瘤学科专家共话肿瘤防治相关健康知识。

 

癌症虽可怕,但只要发现得早,我们就能在这场持续战中占据先机。那人体哪些部位容易被癌细胞盯上?我们又如何有意识、有重点地进行预防呢?为此,本期我们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涛为您解读“人体器官癌症地图”,对排名前五的常见癌症进行防癌科普。

专家简介

张涛,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放射医学教研室副主任,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副主任。

国家卫健委肿瘤多学科诊疗(MDT)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肿瘤MDT联盟区域牵头专家,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医师分会MDT/放疗/内科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射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放疗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委会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消化道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重庆抗癌协会放射肿瘤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副会长。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男、女排名前五的癌症是有差异的:

男性发病率前五位: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女性发病率前五位: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

那这五大器官容易患癌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细胞变异这个“通用原因”外,每个器官被癌细胞侵扰的原因都各不相同,对此高危人群、预防措施也有所区别。

 

肺癌:发病率居首位

为啥咱们的肺部会这么脆弱呢?就目前的致癌原因分析,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吸烟。大多数肿瘤发病都与长期吸烟有关,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肺癌。

第二是环境污染。相关数据表明,环境污染对人们肺部的伤害不亚于吸烟。

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①吸烟≥20年包(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被动吸二手烟者;

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

建议使用低剂量或多层肺部螺旋CT筛查;

检查频率应较一般人群更勤,尽量每年1次。

2、一般人群

建议1-2年做一次胸部X片或胸部CT(据具体条件决定)筛查;

40岁以上建议每年体检。

预防建议

①不吸烟或戒烟;

②有职业暴露危险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并定期体检;

③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如被动吸烟、接触油烟等;

④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出行戴口罩;

⑤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图片1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院方供图

乳腺癌:呈年轻化趋势

全球女性的第一癌症,与喜食高脂、高热量食物、精神压力大、晚婚晚育等相关。

高危人群

占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对象:

①35岁以上,未婚未孕未哺乳者;

②月经来潮小于12岁,或行经时间大于42年者;

③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④2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⑤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胸部放射治疗史大于10年者。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

除了定期乳腺自查以外,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2、一般女性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三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35岁时拍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检查(钼靶);40岁以后,每1-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预防建议

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适当运动;

②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③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院方供图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

红肉或腌制食物过多摄入、大量饮酒(仅指男性)、高温油炸食物等,都有可能导致结直肠癌。此外,炎症性肠病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高危人群

①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形状等改变)者;

②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③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④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者;

⑤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⑥高脂饮食、有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者。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后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呈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

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若结果呈阳性,则做肠镜检查。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超过3年;

20岁以上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做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2、普通人群

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预防建议

①减肥,避免久坐,少吃红肉、腌制/加工肉;

②多吃新鲜蔬果,戒烟、戒酒;

③坚持锻炼,避免肥胖;

④及时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等病变。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义诊活动。院方供图

 

胃癌: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

除了盐、盐腌食物、红辣椒、加工肉类、烟熏食物、烧烤等是胃癌的发生原因外,胃黏膜的改变以及萎缩性胃炎也可导致胃癌发生。

高危人群

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是高危对象:

①60岁以上人群;

②有慢性胃病史、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患者;

③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④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至12月);

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⑥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⑦恶性贫血者;

⑧长期高盐、腌制饮食,长期吸烟饮酒等人群。

筛查建议

40岁以上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或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或肿瘤家族史等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预防建议

①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有,应及时治疗;

③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④戒烟,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讲座。院方供图

 

肝癌:发病排名下跌,感谢乙肝疫苗

目前有证据表明,乙肝病毒感染、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类和豆类、长期饮酒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直接原因。

高危人群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有下列情况的人群:

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

②有肝癌家族史者;

③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④药物性肝损患者。

筛查建议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半年筛查1次。

预防建议

①按规定接种乙肝疫苗;

②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③戒酒或减少饮酒;

④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⑤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重医附一院2022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讲座。院方供图

 

宫颈癌:最有可能被征服

这是全球女性常见癌症,引发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过早开始性生活等。

高危人群

①有多个性伴侣;

②性生活过早;

③HPV感染;

④免疫功能低下;

⑤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筛查建议

①⑦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②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

③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④65岁以上,且既往多次检查均为阴性,无CIN2或癌症等病史,则结束筛查;

⑤接种过HPV疫苗,筛选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

预防建议

①接种HPV疫苗;

②不吸烟或戒烟;

③安全与健康的性行为;

④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⑤增强体质。

(文/曹冬晴 通讯员/陈小丹)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马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