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蚊虫叮咬,严重可致死亡!
你知道如何在草丛、公园避免被蚊虫“亲密接触”?

夏日蚊虫叮咬,严重可致死亡!

来源:金羊网2022-06-27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江赟 李建基

“医生,我这只是个发黑的水泡,里面怎么会有只虫子啊!”6月21日上午,广州市民刘女士(化名)在公园游玩的过程中突然感觉脚后跟瘙痒灼痛,竟不知何时起了一个黑色的“水泡”,看起来即将脱落却又难以下手处理。为以防万一,刘女士即刻前往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皮肤科主任医师孙乐栋判断患者或被蜱虫叮咬,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后,孙乐栋在“水泡”内将蜱虫取出。

黑色“水泡”竟藏虫子?蜱虫咬伤切勿“硬拽”

“看到患处后我怀疑患者被蜱虫咬伤了,蜱虫钻入患者体内且还留在‘水泡’中。”孙乐栋在患者患处涂抹酒精,将钻入其中的蜱虫用镊子取出,并对患处进行消毒。

专家介绍,被蜱虫咬了不应用蛮力拔出。“蜱虫前端长有倒刺,发现蜱虫叮在身上时,千万不要生拉硬拽。”孙乐栋提醒道:“蜱虫受到刺激后,会更加拼命地往体内钻,并释放大量的唾液和传染性病原体。被蜱虫叮咬后可以将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死亡或头部放松,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远离皮肤。”

“取虫时不要左右摇晃或扭曲转动镊子,蜱虫的口器是倒刺的,多方位的拖拽可能会折断蜱虫的头部或口部,从而在皮肤中遗留蜱虫残肢,增加感染机会。”孙乐栋强调,取出蜱虫后要用肥皂水或者温和的消毒剂彻底清洁被叮咬皮肤和手部,并警惕是否出现皮疹或者感染迹象。

咬人还会注射毒液?红火蚁咬伤处理不当恐致命

无独有偶,21日下午一位被蚊虫叮咬的患者也向孙乐栋发起了求助。

“上班抄近道走草丛,没成想腿上突然就被红火蚁咬了。”黎女士说道,被红火蚁咬之后剧痛无比,仅过了十多分钟腿部就起了大片丘疹,还伴随着头晕眼花、呼吸急促等症状,这让她无比的害怕,慌乱之中匆忙向医生求助。

在接诊后,孙乐栋立刻为黎女士注射了抗过敏药物,20多分钟后患者过敏症状减轻,对患处进行处理后顺利出院。

“红火蚁原产自南美,在我国是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分布范围很广。”孙乐栋介绍道,红火蚁不仅会“咬”人,更会“蛰”人。它们会用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

记者注意到,广东近日持续高温、降雨,蚊虫肆虐,咬伤群众的事件屡屡冲上网络热搜,引起了大众广泛关注的除了蜱虫和红火蚁,还有隐翅虫。

“隐翅虫受到关注主要是由于其毒液在体外活性很高,腐蚀性极强,说堪比硫酸并不为过。”孙乐栋介绍道,隐翅虫落在身上后要将其吹走、弹开:“如果贸然将其拍死,皮肤沾到它的毒液轻则皮肤灼伤,重则可能会导致皮肤红肿、冒出水泡,甚至是溃烂的情况发生。如被咬可口服抗组胺药,外涂激素类软膏。”

物理防御是最有效的防虫手段

如何在草丛、公园避免被蚊虫“亲密接触”?记者专访“你好南昆”自然学校校长、自然解说员、生态摄影师彭宇做出解答。

“面对蚊虫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彭宇说道,在户外活动中应尽量避免皮肤裸露,不穿短裤、拖鞋进入灌木丛:“长袖、长裤是隔绝蚊虫最有效的物理防御手段。夏季炎热的,可以选择穿着速干衣、透气的运动鞋等外出,并佩戴帽子保护头部。”

除物理预防外,掌握野外蚊虫叮咬的相关知识也是保护我们少受蚊虫危害的一道“隐形屏障”。彭宇建议,在不熟悉的户外进行活动时要查阅相关材料,对当地的生物分布、蚊虫种类做大致的了解,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药品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蜱虫的防护,彭宇介绍道:“进入绿化带要穿长衣长裤,不给蜱虫可乘之机。户外活动结束后要重点检查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腹股沟、头发里等虫子容易藏匿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

他提醒道,蜱虫不仅会叮咬人,动物也是它的寄生目标。如果出门带了宠物,回家后也要仔细给洗洗澡做个检查。

“防护红火蚁要远离蚁穴和疑似蚁穴的小土堆,不在野外席地而坐,不赤脚在草地上活动。”彭宇说道,“被叮咬后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要抓挠,避免将脓包弄破,以免二次感染。有过敏病史或叮咬后反应较剧烈的,速到医院就医。”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夏日蚊虫叮咬,严重可致死亡!

2022-06-27 06:05:54 来源: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江赟 李建基

“医生,我这只是个发黑的水泡,里面怎么会有只虫子啊!”6月21日上午,广州市民刘女士(化名)在公园游玩的过程中突然感觉脚后跟瘙痒灼痛,竟不知何时起了一个黑色的“水泡”,看起来即将脱落却又难以下手处理。为以防万一,刘女士即刻前往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皮肤科主任医师孙乐栋判断患者或被蜱虫叮咬,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后,孙乐栋在“水泡”内将蜱虫取出。

黑色“水泡”竟藏虫子?蜱虫咬伤切勿“硬拽”

“看到患处后我怀疑患者被蜱虫咬伤了,蜱虫钻入患者体内且还留在‘水泡’中。”孙乐栋在患者患处涂抹酒精,将钻入其中的蜱虫用镊子取出,并对患处进行消毒。

专家介绍,被蜱虫咬了不应用蛮力拔出。“蜱虫前端长有倒刺,发现蜱虫叮在身上时,千万不要生拉硬拽。”孙乐栋提醒道:“蜱虫受到刺激后,会更加拼命地往体内钻,并释放大量的唾液和传染性病原体。被蜱虫叮咬后可以将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死亡或头部放松,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远离皮肤。”

“取虫时不要左右摇晃或扭曲转动镊子,蜱虫的口器是倒刺的,多方位的拖拽可能会折断蜱虫的头部或口部,从而在皮肤中遗留蜱虫残肢,增加感染机会。”孙乐栋强调,取出蜱虫后要用肥皂水或者温和的消毒剂彻底清洁被叮咬皮肤和手部,并警惕是否出现皮疹或者感染迹象。

咬人还会注射毒液?红火蚁咬伤处理不当恐致命

无独有偶,21日下午一位被蚊虫叮咬的患者也向孙乐栋发起了求助。

“上班抄近道走草丛,没成想腿上突然就被红火蚁咬了。”黎女士说道,被红火蚁咬之后剧痛无比,仅过了十多分钟腿部就起了大片丘疹,还伴随着头晕眼花、呼吸急促等症状,这让她无比的害怕,慌乱之中匆忙向医生求助。

在接诊后,孙乐栋立刻为黎女士注射了抗过敏药物,20多分钟后患者过敏症状减轻,对患处进行处理后顺利出院。

“红火蚁原产自南美,在我国是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分布范围很广。”孙乐栋介绍道,红火蚁不仅会“咬”人,更会“蛰”人。它们会用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

记者注意到,广东近日持续高温、降雨,蚊虫肆虐,咬伤群众的事件屡屡冲上网络热搜,引起了大众广泛关注的除了蜱虫和红火蚁,还有隐翅虫。

“隐翅虫受到关注主要是由于其毒液在体外活性很高,腐蚀性极强,说堪比硫酸并不为过。”孙乐栋介绍道,隐翅虫落在身上后要将其吹走、弹开:“如果贸然将其拍死,皮肤沾到它的毒液轻则皮肤灼伤,重则可能会导致皮肤红肿、冒出水泡,甚至是溃烂的情况发生。如被咬可口服抗组胺药,外涂激素类软膏。”

物理防御是最有效的防虫手段

如何在草丛、公园避免被蚊虫“亲密接触”?记者专访“你好南昆”自然学校校长、自然解说员、生态摄影师彭宇做出解答。

“面对蚊虫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彭宇说道,在户外活动中应尽量避免皮肤裸露,不穿短裤、拖鞋进入灌木丛:“长袖、长裤是隔绝蚊虫最有效的物理防御手段。夏季炎热的,可以选择穿着速干衣、透气的运动鞋等外出,并佩戴帽子保护头部。”

除物理预防外,掌握野外蚊虫叮咬的相关知识也是保护我们少受蚊虫危害的一道“隐形屏障”。彭宇建议,在不熟悉的户外进行活动时要查阅相关材料,对当地的生物分布、蚊虫种类做大致的了解,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药品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蜱虫的防护,彭宇介绍道:“进入绿化带要穿长衣长裤,不给蜱虫可乘之机。户外活动结束后要重点检查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腹股沟、头发里等虫子容易藏匿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

他提醒道,蜱虫不仅会叮咬人,动物也是它的寄生目标。如果出门带了宠物,回家后也要仔细给洗洗澡做个检查。

“防护红火蚁要远离蚁穴和疑似蚁穴的小土堆,不在野外席地而坐,不赤脚在草地上活动。”彭宇说道,“被叮咬后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要抓挠,避免将脓包弄破,以免二次感染。有过敏病史或叮咬后反应较剧烈的,速到医院就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马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