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学校】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潘南:教育是“做”的哲学 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
2024-04-08 17:04:35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核心导读】
为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教委《重庆教育》政务新媒体、华龙网集团教育频道联合开展“向往的学校:重庆市中小学书记校长谈新时代教育变革”大型融媒特别报道活动。
我们走进全市城乡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围绕全市教育工作会提出的重点民生实事和工作目标,聚焦党建领航、培根铸魂、优质均衡、名师培育、强基赋能、城乡一体化、教育数字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治理现代化等关键词进行深入采访,通过文图、视频等融媒体形式,聆听中小学书记校长们的办学思考,见证我市城乡中小学的发展成果,展现重庆基础教育发展的变革力量,讲好重庆教育故事,传递重庆教育好声音,反映全市基础教育系统“拥抱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的良好精神风貌。

【关键词】“教育是做的哲学”
华龙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十四五”到 2035, 您认为贵校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制定了哪些发展目标、愿景与规划?
潘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基层小学校的排头兵,从历史中走来的巴蜀小学,始终践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培养“公正诚朴,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新时代“巴蜀型”学生。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坚守“教育是做的哲学”,主动拥抱数字化升级、专业化成长、均衡化发展等挑战,始终秉持着“教育的高质量终究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最关键的时空就在课堂”等主张,将“回到课堂,回到学生”一直作为教育教学、学校发展的工作重点。
在“后成果奖”时期,巴蜀立足“人”的活力激发,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收获真成长。具体行动中,延续“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十年一坚持”的行动逻辑,我们链接党和国家相关要求,拟定《巴蜀小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在新阶段趋合时代,唯实争先。例如从2021年开启,第一个学年深化落实“双减”,第二个学年转化落实“双新”,当下正在经历的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聚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回归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面向未来,无论是技术赋能下的数字化升级,还是机制赋能下的团队共进,我们不断选点突破、探索超越。期待用真实的“做”,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路途上,始终站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教育人的本分和担当,努力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最终回到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更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之要求,为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教育人的力量。
责任编辑:何杜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