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深化模块化教学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10-30 11:44:53 来源: 华龙网
华龙网讯(郭晓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被视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面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三层架构、一课多师、多域精进”模块化教学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引育并重,打造橄榄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为了适应数字创意产业新业态、新形势的发展及人才需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积极构建基于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学院设立了“产业导师”兼职教授特聘岗,聘请了多位行业学术专家、企业高管、技能大师等担任兼职教授,参与合作研究和项目指导。同时,还设立了“双岗双责”兼职教师特聘岗,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兼职任教,参与项目实践。
在此基础上,学院还实施了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提升、职称晋级计划,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培养培训。通过深化行业高新尖人才引领,提升专任教师科教能力,推动能工巧匠任教,学院成功构建了“产业导师+专任教师+能工巧匠”的橄榄型结构化师资团队。这一团队不仅适应了产业嬗变对新时代高职专业群师资团队建设的新要求,更为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筑基强专,构建“5+5+5”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数字创意产业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导向,对接创意、策划、设计、制作、运营五个核心岗位(群)能力要求,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项标准、虚拟现实应用设计与制作X证书标准等,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职业能力标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被形象地称为“5+5+5”模块化课程体系。它包括了艺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生活素养、创新素养5个公共基础素养课程化模块;数字创意与表达、数字拍摄与表达、数字二维设计与表达、数字三维设计与表达、数字交互与表达5个职业基础能力模块化课程;以及动态视觉特效、媒体化设计、数字产品交互表达、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5个职业方向模块化课程。
在构建这一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紧密合作,对实际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出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然后,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把岗位(群)中需要的岗位能力进行划分,构建具体的知识体系框架。最后,将知识体系框架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依据能力结构总体要求,构建出文化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一级课程模块,并融入技能大赛赛项标准、X证书标准、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企业生产典型案例等内容,开发出“岗课赛证”融合的模块化课程。
聚焦产业“五新”,实施“一课多师、多域精进”模块化教学
在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紧密对接数字创意产业新岗位,引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从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职业方向三层架构出发,统筹完成课程总体设计。
每个课程模块都由一组教师共同设计、实施和评价,贯彻课程结构、内容和过程模块化。教师们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分解成独立、易懂的系列单元,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以岗位能力型结构为基础,设计学习难度从低到高、学习任务从简到繁的教学模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方便学生逐步掌握和学习,还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们对接岗位创设工作场景,设置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数字特效设计等不同职业工作场景下的教学内容。同时,依托教师工作室、学生创业坊、数字创意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多场域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以及专业教学资源库、智慧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
在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和职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教学中,“产业导师+专任教师+能工巧匠”协作教学,多场景、多场域强化学生职业基础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更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游刃有余。
构建模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精细量化评价
为了确保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效果,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还构建了多构架模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精细化评价。
学院按照示范引领、产教融合、改革创新和质量优先原则,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行企校三方协同,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的模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各指标体系的权重。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过程性、结果性、增值性三方面的评价。过程性主要从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实施模块化进行观测;结果性评价主要评价团队分工协作、满意度调查进行观测;增值性评价主要从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设计、教师类型组合、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资源匹配、教学场域支撑进行观测。通过实施企业、学生、教师、共同体多元教学评价,精细量化三级指标,形成52个观测点,搭建信息化评价系统在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应用。
育人创新,模块化教学绽放璀璨成果
经过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创新团队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团队不仅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还在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中屡获佳绩。同时,团队还培育出了全国技术能手、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优秀人才和平台。
在职称晋升和职级晋升方面,团队成员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多位教师成功晋升高级职称和职级,新增三级教授3人。此外,团队还入选了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省级行指委委员等多个重要职务,为学院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教学团队的能力,更在综合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全国技能大赛、挑战杯竞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同时,学生们的创业项目也成功入驻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学生们在模块化教学的学习过程中也受益匪浅。他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成长,更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通过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成功建成了省级高水平影视动画专业群、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等多个重要平台和基地。同时,学院还获得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国家级1+X培训考核站点等多个重要资质和荣誉。
在专业群综合实力方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据“金平果”2024中国高职高专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排名跃升45位,升至全国第9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全国第1名;影视动画专业排名全国第2名。这样的成绩不仅彰显了学院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学院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通过实施“三层架构、一课多师、多域精进”模块化教学综合改革,成功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构建了基于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在综合育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模块化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