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公场上“爱情树”

2024-11-08 17:32:32 来源: 华龙网

早就听说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有一个古老的鹅公场,老场街口有一棵千年黄葛古树,却一直无缘造访。今秋阳光爽朗时节,白沙的朋友相约前往,还没抵达,那黄葛葱郁的枝蔓即在我期待已久的心海里抽出了翠绿的嫩芽。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理标志,位于江津西南部的鹅公场也不例外。1995年出版的《江津县志》有载:“鹅公乡于1951年从几子乡分出建乡,因场后有一像鹅形的小山,故名。”然随着岁月更迭,机构改革,古老的鹅公乡已划归江津白沙镇管辖,成为历史悠久的千年白沙古镇的一个行政村——复建村。然而,不管地名归属如何,长年居住于此的老江津人仍习惯称之其为鹅公场,也许这就是缠绕的乡愁,抑或是陈年的窖酒,那经年的老味始终铭记在故乡心头。

近了,到了,仿佛很远却又很近,只眨眼的工夫,现代交通奔驰的车轮就把我翘望的视线拉到了鹅公场。场口公路两旁,几幢老旧的房屋无声的伫立,和屋侧几位散坐闲居的老人见怪不惊地张望着我们,好像早就知晓了我们此行目的似的:“哦,来看黄葛树吧!就在场边路口往下走,转弯几步就到,哦!还有,这棵树不止老,还有情哦,是我们崇仰的爱情树……”

“什么?爱情树!”这富有情意的树名立刻让我惊讶了。来不及细问,清爽懂事的秋风已牵扯着我的脚步踩踏着一长溜弯弯拐拐、布满青苔的石板小路走向了老场深处。老场确实老了,宽不过两米的街道全由青石铺砌,凹凸不平,一些不知名的野草从石缝中摇曳着冒出头来,让老街有了几分不甘的生气;两侧的房屋很旧了,均是青石奠基,木板夹墙,青瓦盖顶,大都门户紧闭,鲜见居住人家。我想,这也许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吧,人和岁月都将老去,但从陈旧的过往里走出来,新鲜的生活当会亮出别样的光彩。

“快看!黄葛树,爱情树,在前面……”友人的一声高喊把我从沉寂的思绪里拉了回来。果然,古树就在前方,就在眼前。远望树冠高大如撑开的巨伞,树叶青葱,浓荫覆盖。近看则更是新奇:古树胸围10.13米,平均冠幅达到29米,需要6个人才能合抱。古树中间分叉的地方有一个洞,据说是被雷击打穿的,这样一来,树干分叉处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平台”,可以搁下一张方桌,老场居民们闲时喜欢三两聚集于此,笑谈风花雪月、古今往事、春华秋实。神奇的是古树四季常青。按自然常规,大多数的黄桷树一年只落叶一次,而且都是老叶落光后再生新叶;但这棵千年黄桷树一年要落叶两次,每次只有一半左右的枝干落叶,另一半依然枝繁叶茂。最为奇特的是古树又叫“爱情树”,说起其来历,当地人自是绘声绘色、恍如身临其境——

相传古时鹅公老场附近有一座山,叫张公山,山里有个洞,住着七个仙女,人称仙女洞。一春日山花烂漫时节,她们下山闲游经过鹅公场时,仙女之七妹被老场上的青年才俊杜家儿郎吸引,遂一见钟情,互诉衷肠,开启了眷侣生活。但奈何仙人有别,被天庭发现后,七妹即将被天庭捉回禁锢,有情人难成眷属,生离死别之际,二人含泪在场口合种了一棵黄葛树作为爱情见证,相约待大树通天时就是二人相会之日。天长地久,历经漫漫岁月风雨的小树终成参天大树,直通天庭,恋人终于得以鹊桥相会。这棵古树也成了爱情的见证,树木巍峨挺拔、昂首云天,千年葳蕤长青……

据考证,白沙镇复建村的这棵黄葛树,为一级古树,树龄迄今已达千年,也是重庆市第五次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普查中树龄最长的一株。同行的白沙朋友讲,为更好利用好鹅公老场自然地理古树资源,白沙镇将以老街和古树为依托,对老街实施风貌整治,在树下修建一个可以供居民休闲的小广场,并把千年古树的故事和传说以壁画、雕刻等形式一一呈现给游人。

人生易老天难老,心中有爱情谊长。鹅公场上这棵“爱情树”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只要挚爱相守,人老爱情不会老……

作者简介:

施迎合,文学爱好写作者,有作品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民族文学》《国家人文地理》等近百家报刊,有作品获奖,收入《2012中国诗歌年鉴》《世界华人散文诗年选》(2015首卷)《中国2019年度诗歌精选》《2022重庆作家优秀作品选》等年度选集,著有个人专著两部,重庆散文学会理事。

责任编辑:石月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