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大会特别报道】西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进军:把准时代脉搏 以“西大力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华龙网

【全市教育大会特别报道】西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进军:把准时代脉搏 以“西大力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024-11-19 15:14:4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核心导读: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在全市教育大会召开之际,西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进军在做客华龙网会客厅时表示,近年来,西南大学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谋划,整合集成优势资源,聚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积极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未来创新领军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

af2939c73ecd93672f1e1077dba5c9f

关键词: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第1眼TV-华龙网: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高校作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请问贵校围绕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哪些举措和思考?

王进军:近年来,西南大学立足学科专业优势,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区域发展需求,通过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拓展科技攻关重点领域布局,创新人才引育模式,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有组织科研为抓手,激发科技创新原动力。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力度组建大团队、构筑大平台,承担大任务、产出大成果;完善优化科研分类评价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后续支持力度挂钩,激发团队、平台内生动力。

二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集聚学校优势科研创新资源,启动“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明确学校重点研究领域。如开展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设施建设计划,建设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重点推动农业种源技术攻关和种业科技振兴。另一方面,以国家级科研平台为载体,逐步形成科技创新战略支点、创新高地。如学校依托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积极开展资源昆虫种质保护评价与创新、高效种养技术创新、产物多元化高值利用等领域研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整合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科学中心等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形成成果转化平台阵地,积极推动有组织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上“落地生根”。

三是以拔尖人才引育为支撑,提升科研攻坚硬实力。一方面,创新支持体系,加强引育战略科技人才。实施“战略科学家孵化计划”“人才特区建设计划”等四大支持计划,不断提升领军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另一方面,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培育拔尖后备人才。通过布局生物育种、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与智能车辆工程等新专业,积极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未来创新领军人才。

责任编辑:徐力超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