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而始!好老师教育二十年,二十人】系列报道⑮曾源:从见证到亲历,用勇气与创新书写职教高考新篇章-华龙网

【从“一”而始!好老师教育二十年,二十人】系列报道⑮曾源:从见证到亲历,用勇气与创新书写职教高考新篇章

2024-12-21 20:31:17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核心导读:

教育不是灌输,是唤醒心灵,是点燃火焰。二十载春秋,“好老师”人用一生,点燃一把火,从点点星光到熠熠星河,从重庆南山到遍布全国23个省市的广袤土地。这不仅仅是时间与空间的扩展,更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度交融,无数教育梦想的播种与收获。

2024年,好老师教育集团成立20周年。我们执笔为舟,以镜头为帆,航行在好老师教育集团的发展长河之中,用文字记录那些关于唤醒、点燃的动人故事,用镜头捕捉那些温馨与感动的瞬间,定格下好老师教育集团路上每一个闪耀的瞬间。

图片
好老师教育集团职教高考项目校长曾源。好老师教育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第1眼TV-华龙网讯(辛清清)职业转型有多险?从0开始有多难?探索前行的路有多远?

从好老师教育集团品牌部领导岗位到集团职教高考项目校长,曾源的故事,是关于勇气、转型与拼搏的生动诠释。内心的激情、教育的情怀,以及对挑战未知的渴望,驱使着他走出舒适区,踏上未知的征途。这不仅仅是一次工作地理位置上的迁移,更是心灵与能力的全面迁徙。

“出走的勇气”

真正的成长在舒适区以外

“因为在品牌部工作多年,我常常会和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聊天,挖掘他们身上的教育故事。我发现,当他们讲述自己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时,眼睛里闪着光,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和对教育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我。”曾源谈到,这种触动一天天累积,驱使着他真正走向一线,从一位“旁观者”变成“亲历者”。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此,好老师将目光聚焦职业教育领域,重拾“职教高考”项目,在企业内部率先发起成立了“高校创新发展事业部”,并申办“重庆市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在对行业及政策进行大量调研学习后,曾源知道,自己一直在等待的机会到了。

2022年,曾源向集团主动请缨,担任职教高考项目的负责人。一个人,从0开始。这一转变,对曾源而言,不仅是职业生涯的一次大胆跳跃,更是对教育理想的一次深刻践行。他深知,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舒适区之外,只有勇于走出,才能拥抱更广阔的天地,发现更加坚韧、更加优秀的自己。

好老师教育集团任命仪式。好老师教育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坚守的信念”

真正的成功在超越自我与点亮他人的征程中

在职教高考这一相对陌生的战场,曾源以一种开拓者的姿态,一步步学习、探索、突破。面对资源整合、团队搭建、教学产品研发等难题,曾源在寻求集团支持的同时大胆创新,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招生,并逐步建立起集专业性、创新性、协作性和成长性于一体的创业团队。他深知,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则需要用心、用情、用智慧。因此,他不断探索适合职教高考学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从重庆到河南,从四川到河北,再到安徽、云南。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曾源不仅成功地将职教高考项目推向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更以其优秀的领导力和战略眼光,开发出了高考志愿填报这一增值服务,进一步把握用户需求,丰富了项目内涵,提升了品牌核心竞争力。在他和团队伙伴的努力下,职教高考项目不仅成功拓宽了好老师的业务领域,成为了好老师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更成为了好老师学历提升服务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给团队开会
曾源对团队进行培训。好老师教育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一直以来,集团的专升本项目都被视为行业标杆。职教高考项目能够逐渐被集团重视,被客户选择,是因为我们始终秉持‘求真务实,助力顾客实现梦想、引领行业发展、助推社会美好’的企业使命。从‘职教高考’项目重启到成立‘高校创新发展事业部’,并申办‘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好老师的努力,打通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升学通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生涯规划路径,真正帮助学生实现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学历与技能的综合成长”曾源说道。

曾源在好老师教育集团2023年第四届全国校长会议颁奖典礼上荣获嘉奖。好老师教育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在出走的路上,曾源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与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锤炼了他的意志,提升了他的能力。让他学会了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快速适应,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找到突破点,如何在团队中激发每个人的潜力,共同创造辉煌。曾源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够给予多少;不在于站在多高的位置,而在于能为多少人点亮前行的灯塔。在职教高考项目的道路上,他将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而坚定的心,用勇气与智慧,书写着一段段关于教育、关于梦想、关于超越的动人篇章。

责任编辑:徐力超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