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律师行业第四个发展规划纲要(2024—2027年)》出台 未来3年重庆律师将超2.5万人 涉外律师人才接近1/10,服务内陆开放和经济发展
2025-01-09 09:58:1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沙)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司法部关于律师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司法局经过广泛调研、深入交流和问卷调查,出台了《重庆律师行业第四个发展规划纲要(2024—2027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围绕助推律师行业“党建引领能力、规范化建设水平、规模化建设能级、专业化建设水平、品牌化建设水平、国际化建设能级、数字化建设能级、会员幸福指数”八个方面显著提升,提出实施八大计划,接续努力推进重庆律师行业高质量改革创新发展。
八大计划是什么?它的实施将给重庆律师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重庆律师协会又将如何把八大计划这张行业“规划图”变成“施工图”?第1眼TV-华龙网就此对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何洪涛进行了专访。
计划一:政治铸魂计划
第1眼TV-华龙网:何会长,党建引领是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协会如何确保党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覆盖律师行业?
何洪涛: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牢律师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党建对律师行业改革发展的引领作用。
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坚持“必修课”制度,健全“首课”机制。
打造党建示范点以及主题品牌活动。加强党建联系点、示范基地工作指导,巩固扩大“双百结对”服务工作成果,推行联建试点;提升党员律师比例,深入开展“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等主题系列活动。
计划二:“绳墨”计划
第1眼TV-华龙网:“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我们知道“绳墨”喻指法度、规矩。《纲要》指出要通过实施“绳墨”计划,提升律师行业规范化水平和公信力,协会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呢?
何洪涛:在当前的法治建设进程中,提升律师行业的规范化和公信力是行业内部健康发展的基石。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首先,完善“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着力优化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与律师协会、区县律工委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
其次,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推进律所规范管理体系建设,建好用好律所“师资库”“专家库”,定期开展律所管理培训;强化律师合法合规执业,完善行政处罚与行业惩戒衔接机制。
第三,深入开展律师行业专项整治。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深化律师代理不尽责专项治理活动及律师违规炒作专项整治。
计划三:“大业”计划
第1眼TV-华龙网:律师行业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如何把握机遇,实现行业规模与影响力的双重飞跃?协会将如何引领这一进程?
何洪涛:我们将实施“大业”计划,不断扩大行业规模和区域影响力,圆满完成市委改革办交予的平安法治任务。2027年,预计重庆律师人数将超过2.5万人、律所达1200家左右,律师服务产值占全市GDP比重排名西部第一、全国第五位。
打造一批综合性旗舰律所。打造20家大而强的在渝律所,持续引进全国一流律所来渝布局。到2027年,我们目标是在市外设立50家以上的分所,以增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变革重塑律所运营模式。开展新领域、新业态、新类型律师业务调研,加强律师新业务研发和业务推广;梳理形成系统性扶持政策。协调取得市级相关部门和政府对法律服务的关注支持;推动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律师行业纳入涉企扶持政策适用范围。
计划四:“工匠”计划
第1眼TV-华龙网:要扩大行业规模和区域影响力,人才培养是关键,协会在这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何洪涛:千古兴业,关键在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律师队伍,是推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实施“工匠”计划,不断增强行业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深入实施“重庆律师英才培养计划”。运用各级人才平台选送律师到境外学习交流,梯次动态建成律师行业领军人才库、优秀人才库和后备人才库。
二、创新专业化培训载体。联动四川探索建立“巴蜀律师学院”。创办“名师名家讲堂”,合作定制精品课程实现培训常态化、全覆盖。
三、深入推进“青年律师阳光成长计划”。定期举办“成长课堂”“一区两群”“青领计划”等系列培训班,接续实施名师带徒“匠心传承计划”。健全落实东中西部对口帮扶、西部锻炼机制。
四、加大新兴业务领域培育力度。鼓励律师在前沿和新兴业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到2027年,计划培育具备专利代理师执业资格的律师300人。
五、创新经济发展重点工作专项服务。组建律师服务团、法律顾问团等主动服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力争实现市级重大工程项目律师法律服务全覆盖。
最后,开展“律企携手 法润渝商”专项服务活动。深入实施“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等专项行动,联合开展“中小企业律师行”活动,力争大中型企业和园区法律服务覆盖率达95%以上。
计划五:“头雁”计划
第1眼TV-华龙网:在各地都在积极打造特色法律服务品牌的大环境下,重庆律师协会在打造具有本地辨识度的法律服务品牌方面,有什么规划?
何洪涛:“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我们将通过实施“头雁”计划,打造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法律服务品牌:
打造专业精品“小巨人”,持续实施“专业精品所培育计划”,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西部地区律师行业品牌发展的交流,力争打造60家以上具有区域影响力、重庆辨识度的专业精品所。
全力支持小微律所打造“民生优所”。优选一批小微律所,开展考察交流和指导帮扶,打造具有区域特色、产业特色的法律服务项目,推出100家“小而美”的示范律所。
打造公益法律服务品牌。组建特殊群体各类律师志愿服务团,搭建慈善公益平台,打造残疾人法律服务标志性品牌。
打造律师专业调解品牌。推进律师调解市场化试点相关工,推出一批民生领域的律师专业调解品牌。
计划六:“南向”计划
第1眼TV-华龙网:让重庆走向世界,让世界看见重庆。随着重庆开放之路越走越宽,重庆律师行业在促进重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计划和目标吗?
何洪涛:为更好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们将通过“南向”计划,加快构建高能级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到2027年,涉外律师人才预计达2000名以上,联营律所、聘请外国法律顾问的律所、境外律所在渝设立代表处均达10家以上。
积极实施分类培育“领航”行动。搭建与东盟国家和港澳等地区境外法律服务机构的交流平台,建立涉外律所与境外律所、海外商会合作机制;积极争取中外律所联营试点在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
加快实施业务拓展“丝路”行动。立足实际需求,打造涵盖东盟、中亚、南亚等“一带一路”重庆外经外贸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
创新实施招大引强“凤栖”行动。推进港澳律所联营在渝落地运营,加大境外品牌律所招引力度。
打造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品牌。联合建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与实践基地,构建涉外法律人才“产学研用”一体化协作培养机制。
一体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四平台”建设。成立“中国—东盟法律服务中心”。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和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建好重庆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法律服务工作站。联合西南政法大学,深化“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法律数据库(东盟区域)建设。
计划七:“数智”计划
第1眼TV-华龙网:在数字化重庆建设的进程中,律师行业在数字化、智能化革新方面是否有一些创新举措或目标?
何洪涛: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我们也必须乘“数”而上,全面拥抱数字化,重塑律所生态,以科技赋能法律,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法律服务体验。我们具体将通过实施“数智”计划,来推动律师行业变革重塑、创新发展——
首先,探索行业数据管理一体化建设。建立行业基础数据库、律师服务管理系统和移动终端,推动立案、送达等律师业务网上办理;对接并推动“渝快办”集成优化律师服务功能,迭代升级律师业务管理系统,协同打造“渝悦·法律服务”应用。
其次,推进法律科技赋能律师业务。建立健全律师线上诉讼服务体系,推动新技术在律师行业广泛应用,关注法律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辅助律师服务空间,创新拓展新兴领域业务,培育一批法律与科技融合服务专家型律师人才。
计划八:“律师之家”计划
第1眼TV-华龙网:对于提升律师群体的归属感与满意度,做好保障工作,协会有哪些具体的行动规划?
何洪涛:我们通过实施全面深化改革行动,多措并举建好“律师之家”,凝心聚力铸魂,推进重庆律师行业高质量改革创新发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优化行业服务机制,深化律师执业权益保障。推动律师执业权益保障联动协作,完善维权工作网络,建成内外联动快速处置机制;建立跨区域维权案件快速联动协作机制。
深入推进行业宣传塑形工程。迭代升级律师协会官方宣传平台,精心策划宣传活动,讲好重庆律师好故事,传递重庆律师好声音。
我们相信,通过推进落实八大计划和其中100余项具体措施,不仅能让重庆市律师协会成为法治重庆建设的重要助力,也能成为广大律师认可满意的“律师之家”;进一步推进重庆律师行业高质量改革创新发展,全面实现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刘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