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好医生】余星:完成20项“巴新首例”的“白衣外交官”
2025-03-04 18:57:0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人物简介】余星,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荣获“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2024年度第四季度人物称号。
作为第13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医疗队的杰出代表,面对受援国的重重困难,他迎难而上,创新实践,成功开展了20余项“巴新首例”新技术,填补了当地神经外科医疗技术的空白。
他不仅是技术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使者。通过“重点工作项目化”模式,他为巴新培养了能独立开展先进手术的医生,促进了新技术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在灾难面前,他勇往直前,成为首批到达灾难点开展救援的国际医疗队成员,用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精神。他以医者的大爱与智慧,书写了跨越山海的医疗传奇。
他就是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余星。
2023年10月,余星作为第13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一员飞抵南太平洋岛国巴新首都莫尔斯比港执行援外医疗任务。面对巴新贫瘠且原始的困境,他克服重重困难,创新医疗实践,开展了多个“巴新首例”新技术,显著提升了巴新神经外科微创技术,累计服务患者千余例;他结合当地情况,首创“重点工作项目化”模式,圆满完成“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简称ETV)培训班”这一项目,为巴新培养了2名能独立开展ETV手术的医生,有效促进了新技术和中华文化在巴新传播;恩加省发生严重山体滑坡灾难后,他随队参加灾难义诊,成为首批到达灾难点开展救援的国际医疗队,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称赞和政府的表彰,树立了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光辉形象。
在巴新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12个月里,他克服受援国医疗资料极度贫瘠、落后的重重困难,在莫港总院完成了20余项“巴新首例”神经内镜、神经显微手术,先后开展了神经内镜辅助下三脑室底造瘘术、颅内异物取出术、颅脑肿瘤切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小脑肿瘤切除术、颅内肿瘤切除术、右侧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以及显微镜下右颈部脊髓内异物取出术、骶尾部畸胎瘤切除术等2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巴新神经外科医疗技术的空白,显著提升了当地神经外科微创技术水平。医者大爱,跨越山海。他主刀的手术和指导的疑难病例手术约200台,且未出现一例并发症。每一次手术的成功,都是对“不可能”的一次有力回击,更是对巴新医疗体系的一次深刻改变。
在援外一年期间内,累计服务巴新当地门诊及住院患者超2千人次,诊治疑难重症患者100余人次,开展教学查房和专题培训50余次,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传授给当地的医护人员。此外,余星还随同医疗队远赴巴新多个主要省地开展医疗物资捐赠和医疗巡诊义诊服务。他们走遍了巴新的山山水水,将医疗援助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累计服务华人华侨及当地百姓2万余人次。
2024年6月,恩加省Yambali村庄发生严重山体滑坡灾难,作为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的“急救人”,拥有丰富急救经验的他,积极主动要求前往救援。克服重重困难,医疗队第一时间赶到了受灾点,成为该地发生灾难后第一支到达现场开展医疗援助的国际医疗队。他们在简陋的帐篷内连续三天为当地受灾群众提供紧急医疗义诊服务,累计诊疗患者超过160人次。此举不仅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称赞,还受到了恩加省省长的接见慰问,恩加省政府书面去信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表扬医疗队,以及巴新总督亲笔签名嘉奖。
这一系列行动,是余星及其他医疗队员作为一个医者的坚守与奉献,一份对国家使命的承诺,一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他以实际行动诠释并践行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不负“白衣外交官”之名。
在履行援外医疗任务的过程中,医疗队将援外医疗工作中最有希望能在巴新医疗行业中推广的技术形成具体项目,通过这样创新性的技术项目化推广,让巴新当地的医护人员能够在项目化工作中更快、更牢地掌握新技术,大大节约了学习时间,极大提高了掌握效率。据此,余星向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申请并获批了“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简称ETV)培训班”这一项目,任期内已圆满完成ETV培训班,近250人次巴新外科医生接受了理论培训,显著提升了并规范了巴新脑积水的规范化治疗,同时为巴新培养了2名能独立开展ETV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显著提升了巴新神经外科微创技术,为巴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队伍。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不仅提高了巴新的医疗水平,更为中巴医疗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并且,这一援助模式的持续性与可复制性,确保了即便在第13批医疗队完成援外任务离开后,后续的医疗队也能无缝衔接,继续深化这些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同时,这也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在选拔与派遣后续援外医疗队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与实践经验,确保了援助工作的连续性与高效性。
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爱心,余星在异国他乡书写着属于中国医生的辉煌篇章,他的付出不仅温暖了巴新人民的心田,传递了来自东方大国的深情厚谊与强大力量,更在国际医疗援助的广阔舞台上展现出了中国医疗工作者的风采和担当。
责任编辑: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