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民”侦探之风险提示 防范非法金融中介活动
2025-03-11 09:51:36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生活中,你是否接到过假借银行名义推介办理贷款的电话/短信?网络上你是否看到过免抵押、免担保、征信洗白等宣传?注意,这些“诱人条件”背后可能存在高额收费、贷款骗局、个人信息泄露等陷阱。
常见非法金融中介活动
套路一:假冒银行名义发布贷款信息
非法金融中介会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金融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
注意啦:此类非法金融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套路二:提供不正当反催收
非法金融中介打着“信用卡账单管家”的旗号,声称可以“专业反催收”,为贷款逾期客户提供“停催停诉”“协商还款”等有偿服务,诱骗消费者缴纳手续费、服务费等。
注意啦:此类非法金融中介活动还存在宣传信息不实、制造虚假证件、教唆消费者发起不实投诉等违法行为,不仅导致客户资金受损,更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套路三:诱导负债人借新还旧
非法金融中介会以“债务优化”“帮助解决债务问题” 等看似诱人的名义,向那些贷款偿还压力较大或者已逾期的消费者推荐“无抵押信用贷款”,他们热情地协助办理各类手续,促使贷款机构放款。
注意啦:这种“置换”消费者原有贷款的真实目的是让消费者用新贷偿还旧债,金融消费者满心以为找到了缓解债务的途径,实则可能陷入更高利率的贷款泥沼。
套路三:虚假征信修复服务
非法金融中介往往瞄准对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征信修复”“征信洗白”服务,编造征信修复谎言,代为受害人提交异议申请并借机收取“中介代理费”,收到款项后便失联。
注意啦:凡是声称可以帮助“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都是诈骗。消费者应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避免“逾期”给征信带来影响。
远离非法金融中介小妙招
非法金融中介不仅无法帮助金融消费者达到降低贷款成本、轻松获得高额度信用卡、解决征信问题等目的,还可能引发经济损失、隐私泄露、信用受损、法律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金融消费者应当避免与非法金融中介接触,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1、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金融消费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如确需中介服务,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
2、警惕虚假宣传
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任何声称“百分百成功”“无视征信”的贷款广告均为虚假宣传,正规贷款需审核借款人资质。
3、理性规划债务
若已负债,可通过银行协商调整还款计划,或向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寻求帮助,避免“病急乱投医”。
4、保护个人信息
在办理金融业务时,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财产情况等个人信息,不轻易登录不明机构网站和转发链接,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责任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