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话传承 江北大石坝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活动
2025-04-03 10:35:04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宋丹丹)清明时节,春风化雨,万物向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慎终追远、孝亲感恩的节日内涵,近段时间以来,江北区大石坝街道以“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清明”为主题,策划开展了“手绘纸鸢寄追思”“清明稚梦润童心”“线上线下传文明”系列活动。通过传统手作、公益课堂、互动宣教等形式,让居民在诗意盎然的春日里,感悟清明文化的厚度与温度,为青少年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手绘纸鸢寄追思:指尖跃动传承 纸鸢载情入云
“妈妈,我在风筝上画了彩虹,希望祖祖能看到!”4月1日上午,东原D7小区内,30余名居民齐聚太阳岛广场,参与“春风执笔绘纸鸢·巧手清明寄哀思”活动。
活动现场,居民们用五彩颜料在素白纸鸢上勾勒出春日图景:有的描绘青松翠柏,象征生命长青;有的画出繁星点点,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居民创作“家训风筝”,将“勤俭持家”“孝悌为先”等家风箴言书写于鸢尾。

同步进行的“思念卡制作”环节,则让温情更添厚重。居民们用宣纸、干花、流苏等材料,制作出一张张古风思念卡。“以前总以为清明只是扫墓,今天和孩子一起做卡片,才发现思念可以这么美。”社区居民张嬢嬢感慨道。
活动最后,20只承载着思念的纸鸢乘风而起,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形成一道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
清明稚梦润童心:公益课堂播撒文化种子
“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清明要吃青团吗?”3月30日下午,石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清明稚梦行·缅怀润童心”青少年成长公益课堂温暖启幕,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辖区5-12岁青少年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清明民俗画卷。
活动现场,一则动画短片将寒食起源、踏青习俗等清明文化做了详细介绍,小朋友们表示受益匪浅。紧接着的“清明文化游园会”将活动推向高潮。在“清明知识接龙”的智慧碰撞中,稚嫩的童声与家长们的会心微笑交织成趣;“青团运输大作战”的亲子协奏曲里,一个个软糯小青团载着欢声笑语直上云霄。

最令人动容的当属创意工坊环节,小小传承者们在家长指导下运用彩色黏土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粘土青团”,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在指尖代代相传。
这场持续两小时的文化浸润之旅,不仅构筑起代际沟通的彩虹桥,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清明文化的根脉深植童心。
线上线下齐宣传:破除陈规陋习 树立文明新风
“嬢嬢,用鲜花代替纸钱,心意一样能传达!”为推动移风易俗,营造绿色、文明的祭扫氛围,大石坝街道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宣传模式。线上通过“毓秀磐溪”视频号向140个网格群精准推送《文明祭扫倡议书》,以动画、图文形式普及新型祭扫方式。
东海岸社区、天桥社区、石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清明节的来历、习俗、饮食、缅怀英烈”等内容开展了线下宣讲活动,进一步加深居民对清明节的了解。
同时,大石坝街道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在小区、广场等人流量集中区域发放宣传资料,号召居民摒弃祭祀陋习,杜绝在小区公共区域、楼道和草坪等场地焚烧纸钱、冥物等,倡导用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家庭追思会等环保方式缅怀逝者。“现在这种祭祀方式,既尊重了传统习俗,又守护了大家的平安。”石门社区居民张爷爷点赞道。
春风化雨,纸鸢寄情。此次清明系列活动,以文明祭祀为魂、以绿色环保为翼,既守护了传统文化的根脉,又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当手绘纸鸢翱翔天际,当童声诵读回荡街巷,当文明新风浸润人心,这场春日里的文化盛宴,正悄然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追思与希望共生的清明画卷。未来,大石坝街道将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文化传承“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为居民群众构筑更有温度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