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善渝美 重庆社工” | 人物篇③ 有事找“顺意”!看黔江社工尹顺意如何“套路”居民芳心
2025-04-07 11:15:04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尹顺意,这个曾是家庭矛盾的“劝架专业户”,带着团队把社工干成了黔江区社会工作服务“新名片”,深耕社会工作服务十余年,劝和1000多对夫妻,带搬迁群众“花式融入”新环境,还组建了一支本土社工“铁军”。一路走来,他成立了黔江区顺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不仅获得了服务对象的认可,还获得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个人、重庆最美社会工作者、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从“新手”到“示范”
婚姻家庭矛盾的“和事佬”
2014年,得知黔江区婚姻登记处招聘社工,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尹顺意从主城回到家乡,成为婚姻家庭社会工作者,负责调和、调解以及法律咨询,同时还帮助弱势群体提供维权服务。
“当时,社会工作在全市知晓率并不高,特别是渝东南地区,很多人从未听说过。”尹顺意回忆,当时也是抱着学有所用,推广普及社会工作的想法回到家乡。

上岗后,缺乏实战经验的尹顺意才发现,婚姻家庭调解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尹顺意说,在他入职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对夫妻,但调解失败了。“具体他们为什么离婚我已经忘了,只是依稀记得是件小事,但那次调解失败了。”尹顺意说,为此,当天晚上回家后他难过得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总觉得是自己没做好,才让一个家“散”了。
此后,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尹顺意开始自学心理学、法学以及翻看曾经的离婚调解卷宗。“别人看电视追剧,我追着看《爱情保卫战》情感类电视节目,学习人家的调解经验。”

随着调解案例越来越多,尹顺意花了两年时间总结出一套“分类法”,将离婚问题分成了四大类:冲动型、和气型、心理型与矛盾型,其中和气型离婚看起来说法上有些矛盾,但其实不然。尹顺意表示,这类离婚人群其实现在已经比较常见了,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和和气气的,也没什么矛盾,但其实夫妻之间的隔阂已经根深蒂固了,调解起来就更难。
“调解得像煮粥,火候急了煳锅,慢了夹生。”尹顺意在与数对夫妻交流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语言表达方式,能一眼看出夫妻之间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到目前为止,尹顺意已经从事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10余年。处理了1000多个家庭矛盾,小到婆媳吵嘴、孩子教育分歧,大到闹离婚分财产。尹顺意总结的“离婚分类分流”模式在多个区县推广,成为婚姻调解的“方法论”。
从“融入”走向“融合”
搬迁社区里的“大管家”
为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且专业的社会服务,2015年,尹顺意发起成立黔江区顺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建专业团队解决社会问题。
黔江区城南街道青坪社区李家溪易地扶贫安置点是由28栋楼组成的一个开放小区,是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群众融合矛盾多,后续帮扶任务重,社区治理难度较大。
尹顺意刚来李家溪那会儿,社区工作人员直摆手:“李家溪人口复杂,我们都搞不定,你们几个年轻人未必得行啊。”
尹顺意不信邪,拉着社区一起开展活动搞宣传,挨家挨户敲门走访听需求。
过去,搬迁群众在封闭的房间里烤炭火,安全隐患大;在楼道里堆放生活物品,消防安全和通行都受影响;垃圾随意丢弃,社区环境卫生保持难……尹顺意在走访入户发现,农村群众搬进城市新社区,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先后对413户搬迁群众进行逐一走访调查,收集整理各类调研数据近6000条,理出了5大痛点。

留守儿童放假了没人管?那就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周末课堂”解决孩子无人管的问题;家庭困难的单亲妈妈想找一份能顾家的工作?尹顺意定制一对一帮扶方案,帮助她申请公益岗位;孤寡老人吃饭难?尹顺意积极联动基金会,打造社区老年公益食堂……一次次走访,一场场活动,居民和社区的变化,社区书记都看在眼里,逢人就夸这群年轻人有干劲,有能力。
正是这份认可与坚持,2016年,尹顺意带领团队入驻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岗村、车田村,创新探索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扶智本土服务模式;深入30个乡镇街道以及行业部门,为1000余名本土人才培训,助力黔江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开展“男生女生”儿童预防性侵宣传,为6000多名乡镇留守儿童普及自我防护知识……尹顺意团队以专业力量撬动乡村振兴支点,用“造血式”扶智打破贫困循环链,在留守儿童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更通过本土化人才培养为社会发展积蓄持久动能,他们的足迹丈量着武陵山区的沟壑纵横,也丈量着社会工作者对生命价值的虔诚守护。
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协作
社会工作发展的“催化剂”
“社工是干啥的?不就是送米送油的?”尹顺意刚回黔江时,乡亲们的问题让他哭笑不得。这也更加坚定了尹顺意普及社会工作的决心。
成立社会工作队伍后,尹顺意不断组织社工、志愿者走进社区、村里、学校等地,宣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树立社工形象。
“我们不给老百姓讲啥子专业理论?就直接说我们能干的事情。”尹顺意和同事们在坝坝上支个“解忧杂货铺”,不卖货只“卖服务”。“邻里闹了矛盾、留守儿童作业没人辅导、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只要大家能想到的问题,都可以找我们。”
尹顺意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份工作就是用心去影响心,用理解的心去交流,用善良的心去服务。”如今,随着尹顺意们不断地深入社区、村里,让更多人了解到社工,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深耕社会工作服务10余年,尹顺意在渝东南片区已经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工队伍,他和伙伴们围绕“一小一老一残一困”开展关爱帮扶,整合国家、市级基金会和爱心企业资源800余万元,组织动员1500余名志愿者、社会工作者投身社会服务,开展思想引领、公益托管、乡风文明、助农增收、物资捐赠、结对关爱、矛盾调解等活动,覆盖超3万人次。
2022年,尹顺意成为黔江区一名政协委员,他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视角,继续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基层治理、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收集民情民意,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的提案,为帮助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从婚姻家庭调解到易地扶贫搬迁,再到推动黔江本土社会工作发展,“尹顺意”们就像化学反应里的催化剂,他们点子多、办法新,总能在关键时刻想出妙招,以专业化、人性化服务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成为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