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吹救命”,家庭医生“50秒”逆转心悸危机
2025-04-14 11:08:54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医生,医生,我婆婆心慌得厉害!”71岁的任婆婆被家属搀扶着冲进重庆两江新区礼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室。心率180次/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结合心电图提示“窄QRS波心动过速”——典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这是突发心悸”,中心接诊的家庭医生胡青主任迅速做出初步诊断,同时果断采用改良版Valsalva动作展开急救:指导任婆婆向注射器吹气15秒,随后协助她仰卧并抬起双腿45度,改变胸腔压力,刺激迷走神经,仅仅50秒,任婆婆心率从180次降至78次,心悸症状瞬间缓解,老人激动地表示:“我的命被胡大夫拉回来了!”
这是4月8日下午4时39分在重庆两江新区礼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演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速救”。

无药无针,“黄金技巧”刷新社区急救认知
此次成功急救的核心,正是近年来两江新区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广的改良版Valsalva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增加胸腔压力、激活迷走神经,从而干预异常心律发作,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安全、快速有效”的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设备资源有限的基层医疗机构。
“改良版Valsalva技术通过改变胸腔压力,刺激迷走神经,是应对PSVT的‘黄金法宝’。”胡医生介绍,传统的心悸治疗需要药物或器械,而这种技术简便、安全且无需任何设备,非常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社区急救。
胡医生特别强调,除了身体操作外,心理疏导也是成功抢救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他持续与任婆婆保持肢体接触和语言安抚,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心理急救很重要,医生的沉稳是患者的定心丸。”

守护家门口的生命线:基层医疗按下“高质量”快进键
改良版Valsalva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是一次技术操作的胜利,更是两江新区基层医疗能力跃升的缩影。礼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娟介绍,近年来,中心持续推进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基层医疗从“治病救人”向“全周期健康守护”转型升级。
两江新区所属的八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期已通过完善培训体系、优化救治流程、加强健康宣教,逐步构建起“专业化+人性化”的家庭医生队伍。如今,这支队伍不仅是居民日常健康的“贴心人”,更成为突发状况下的“生命守门员”。

“每一位家庭医生,都是群众身边的急救员;每一个基层诊室,都是老百姓家门口的生命盾牌。”两江新区社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两江新区还将持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培训与实战演练,不断提升急救反应速度与处置能力,全力构建高质量、全覆盖、可信赖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通讯员 武玉强 刘小康 王静思)
责任编辑: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