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中梁镇:“三微路径”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百米”
2025-04-15 11:46:34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沙坪坝区中梁镇具有全域乡村、院落分散、服务不集中等典型特征。面对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难题,中梁镇坚持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秉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依托“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之势,构建微体系、做实微场景、拓展微服务,实现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延,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构建微体系
筑牢治理底盘激活“神经末梢”
中梁镇以“四级联动+多元共治”的微体系架构,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骨架。建立“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微网格”四级治理架构,镇党委发挥轴心作用,链接各类资源,整合村社党组织、志愿服务队、乡贤能人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形成“微治理”共同体,打破条块分割组织壁垒,让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聚焦7个村(社区)院落分布,按照“地缘相近、户数适宜”原则划定基础网格、单建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并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同步纳入“双报到”单位、下沉干部、红岩志愿者充实网格力量,不断强化网格体系建设,形成“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沉到院落里”的组织矩阵。
做实微场景
延升治理触角构建“立体矩阵”
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为载体,将治理触角延伸至院落末梢,让“关键小事”在“最小单元”解决。组建7支由骨干党员、热心群众和下沉力量组成的红岩代办服务队,直接进网入户为有需要的群众代购生活物资、代办政务事项、代解矛盾纠纷等。盘活农村闲置院坝资源,在中心院落升级打造“红岩先锋服务点”,集成“10+20”服务功能——10项基础功能涵盖村民议事、矛盾调解、政策宣讲,20项便民服务包括免费理发、药品代购、快递代收等,配套建设“微书架”“微药箱”“微工具站”。依托全市“141”基层智治体系,通过数字化为基层治理赋能,积极发动网格“N”力量作用,构建网格上报—平台分拨—协同处置—结果反馈闭环流程,上报处置事件,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参与村级事务。
拓展微服务
全周期闭环管理构建治理“生态链条”
以“收集—分析—督办—反馈”为主线,建立需求精准识别、问题分级解决的治理微循环。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民意收集体系,线上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民呼我为”等数字化平台,畅通24小时“云端”接诉通道,实现民情收集24小时“不打烊”,线下建立“干部进圈入群、院坝恳谈议事、网格员周巡月访”机制实时收集群众诉求。按照需求涉及群众数量、诉求出现频次、诉求办理的难易程度以及急缓程度,以守底线、保安全为根本原则进行优先序排位,整理群众意见办理清单,建立分级分类处置标准,通过整理分析,评选出解决入户便道修建、地面塌陷治理等10类事项确定为高频需求,纳入优先解决序列。建立一个智治平台赋能、一把手每周专题调度、一个工作专班高效推进、一张任务表闭环落实的“四个一”机制,“15分钟”高品质生活工作专班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精准派单至责任岗位,坚持“红黄绿”三色督办、定期对屏调度,累计接收解决各类诉求62条。
实践表明,当治理重心下沉到最小单元,当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门前,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终将化作干群同心的“温暖零距离”。
责任编辑: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