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乡科级干部北碚“破圈”研学
2025-04-17 14:24:5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高婷婷 吴华玉)4月14日至16日,重庆市武隆区乡科级干部培训班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在北碚区展开现场教学。通过卢作孚纪念馆的精神溯源、金刚碑的活化新生、金刀峡镇与柳荫镇的振兴密码、缙云山生态治理的智慧结晶,武隆干部群体深度解构“两个健康”实践路径,在城乡融合与绿色发展的双螺旋中,探寻革命老区转型突围的破局之道。

“北碚之于卢作孚,恰如黄浦江之于上海。”站在卢作孚先生雕像前,培训班学员刘凤的笔记本上留下这样的思考。作为“中国船王”与“乡村现代化之父”,卢作孚在北碚书写的“实业救国+乡村建设”双轮驱动传奇,与当下武隆面临的“生态优势转化+产业振兴”双重命题形成奇妙共振。
在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学员们触摸着百年建筑肌理,见证传统村落如何通过“微更新”实现“活态传承”。“这不是简单的修旧如旧,而是让文化遗产成为乡村振兴的‘流量入口’。”武隆区大数据局干部颜春霞感慨道。
金刀峡镇的“三变改革”实践,让学员们直观感受“资源变资产”的裂变效应。当地通过林地入股、民宿集群开发,让偏乡僻壤变身“避暑经济”热土,这打破了我们对固有认知。
而在柳荫镇东升村,一场“院士天团+新乡贤”共治的实验正在上演。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带来的智慧农业系统,与本土“田秀才”的土法智慧碰撞融合,催生出亩均效益倍增的“奇迹田”。“这启示我们,乡村振兴不是‘外来和尚念经’,而是要实现本土智慧与高端资源的‘化学反应’。”学员们在研讨中达成共识。
作为重庆中心城区的“绿肺”,缙云山生态修复实践,为特大城市近郊生态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当夕阳为缙云山镀上金边,学员们带着满满的笔记返程。“这场跨区域的思想远征,不仅完成了一次精神充电,更为武隆区喀斯特地貌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学员们纷纷感慨道。
责任编辑:石月





- 家门口的“新新”向荣④ | “一扇门”解“万家忧” 平安重庆的“最强辅助”
原创|2025-04-17 06:00:00
- 特写丨如何接稳荣昌卤鹅流量 这场座谈会含“金”量十足
原创|2025-04-17 09:37:03
- “三峡之巅”橄榄油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
2025-04-17 09:22:02
- 9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2025-04-17 06:30:04
- 中国经济“开门稳” 映照底气提振信心
2025-04-17 06:30:14
- 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专题报道③丨全民健身 活力山城的健康“脉动”
2025-04-16 16: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