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痛点、疏堵点、赋动能 江北大石坝运用“组合拳”护航民企高质量发展-华龙网

破痛点、疏堵点、赋动能 江北大石坝运用“组合拳”护航民企高质量发展

2025-04-17 16:37:56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宋丹丹 田沛忠)在当下经济格局中,民营企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重庆惠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街道2024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承担着小米全系列产品区域销售重任,其发展轨迹牵动着产业链上下游的神经。

面对企业在跨区经营与规模扩张中遭遇的税务管理、法务风控双重难题,江北区大石坝街道以“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打出一套“靶向纾困+长效赋能”的组合拳,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石坝街道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大石坝街道供图
大石坝街道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资料图)。大石坝街道供图

跨区经营遇梗阻 税务难题成发展“拦路虎”

重庆惠渝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布局,折射出民营企业在市场拓展中的雄心与阵痛。随着业务版图扩张,企业已在重庆多个区县设立8家分公司,并计划持续新增门店。

然而,多点开花的经营模式在带来市场机遇的同时,也衍生出复杂的税务管理难题。由于各分公司独立核算,部分机构营收未达跨区县汇总纳税标准,企业不仅面临多头申报、重复提交材料的繁琐流程,更因无法实现税收数据统一归集,导致整体税务成本攀升。

这一困境犹如“看不见的漏斗”,既削弱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又造成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失真,难以真实反映企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值。

与此同时,高速扩张的隐忧在用工领域逐渐显现。随着员工数量快速增长,劳务合同审查机制缺失、法务管理体系滞后等问题浮出水面。

因劳资纠纷引发的法律诉讼,已累计造成近60万元经济损失,企业管理层不得不在业务拓展与风险处置之间疲于奔命。“我们亟需专业力量帮助建立合规‘防火墙’。”企业负责人的诉求,道出了成长型民企的普遍焦虑。

政企联动破困局 定制化服务打通“任督二脉”

面对企业发展的“成长烦恼”,大石坝街道迅速组建由经济、税务、司法等多部门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建立“一事一策”攻坚机制,通过跨部门协同、跨层级联动,将企业痛点转化为服务重点。

在破解税务困局方面,服务专班创新构建“政策适配+流程再造”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联合区税务局专家团队,深入分析企业经营数据,通过优化收入归集方式、动态调整申报策略,帮助企业在严格合规前提下达到跨区县汇总纳税标准;另一方面,协调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将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材料审核环节整合为“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通过数据共享减少重复材料提交量40%,审批周期压缩至7个工作日。

今年3月征期,惠渝科技顺利完成增值税汇总缴纳,不仅实现税务成本优化,更将营业收入完整纳入江北区经济统计,为区域经济实现“开门红”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用工法务风险,大石坝街道搭建“预防+化解+规范”三维治理体系。邀请区人社局劳动仲裁专家、知名律所合伙人组成诊断团队,开展“法治体检”,梳理出劳动合同不规范、考勤制度不完善等10余项风险点。

在此基础上,大石坝街道指导企业建立覆盖招聘、用工、离职全周期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修订完善18类劳务合同模板,协助企业设立“法务合规专岗”,解决关联企业纠纷2起,推动职代会、工会依法履行民主程序。

服务升级见实效 从纾困解难到战略赋能

精准施策的“及时雨”,催生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随着营商服务组合拳的持续发力,惠渝科技不仅摆脱了发展掣肘,更在战略布局上实现多维度突破,企业年度税务管理成本降低12%,依托小米生态链资源,首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亿元;新增门店计划稳步推进,7-10家新店落地后预计创造就业岗位200个,形成“总部经济+区域网点”的协同发展格局。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大石坝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从单一事项解决向系统生态构建升级,重点打造金融对接会、合规培训营、产业链沙龙三大服务平台,推动营商服务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融合”,让更多民营企业在这片热土上“留得住、长得大、走得远”。

责任编辑: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