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服务晒在阳光下 江津这个社区的基层治理密码-华龙网

让服务晒在阳光下 江津这个社区的基层治理密码

2025-04-28 09:28:47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曾顺榆 李琬琰)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江津区圣泉街道海惠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三亮三即时”工作机制,通过服务透明化、响应高效化、监督常态化,推动物业服务质效跃升,让“问题清单”变成居民的“幸福账单”。

亮出三本“明白账”,让服务晒在阳光下

海惠社区以党建为红色引擎,通过党组织牵头实施“亮服务、亮收支、亮履约”三本明白账,构建“红色物业”治理体系,破解物业与居民间的信任壁垒。

党员佩戴党徽上岗,楼栋公示“党员管家”信息和服务电话,居民可“一键直达”责任人;通过“网格党群驿站”协商确定物业服务清单,物业服务合同、收费标准“上墙进群”,电梯维保记录、绿化养护计划实时更新,让居民“看得见服务标准”。

社区成立由社区党委委员牵头的“红色监督小队”,建立“党组织审核、党员核验、群众评议”三级机制,小区共用部位、公共区域经营、公共设施维护、停车费等收支按月“晒账单”,每笔支出附维修工单、采购凭证,公共收益结余用于设施升级。

每年,党员代表定期给居民汇报《红色物业履职报告》,将保安巡逻频次、业主活动开展情况、投诉办结率、电梯及消防等设施设备故障修复率等数据进行量化公示,确保信息清晰透明。

党员志愿者给居民看“物业服务履行报告”。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党员志愿者给居民看“物业服务履行报告”。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针对消防隐患等未达标项,由党员挂牌督办并公示整改进度,组建党员骨干“24小时应急队”,推动投诉响应提速60%。海会苑4栋的业主汤阿姨赞叹:“现在党员带头服务,物业从‘潜水员’变成了‘冲锋队’!”

跑出服务“加速度”,把难题解在急需时

聚焦居民“急难愁盼”,海惠社区建立“即时响应”闭环机制,组建党员先锋维修队,对水管爆裂、厕所反水等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迅速响应、高效处置,同时引入红外检测仪等智能设备,对电路老化等潜在隐患实施动态监测、提前预警,2025年应急事件处置效率提升60%,切实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居民生活细微处,让民生保障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该社区推行“接诉即办”标准化流程,实行智能派单、30分钟响应、普通诉求24小时办结。落实首问负责制,按照“一事一档”建立办理跟踪台账,耐心办理、及时答复、闭环销号,在事项办结后第一时间主动回访业主,收集满意度评价与改进建议。

针对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红色通道”,社区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专班,确保其困难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妥善解决。每逢极端天气、停电停气等突发情况时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用“零距离”服务织密特殊群体关爱网,让社区关怀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党员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打扫房屋。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党员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打扫房屋。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构建共治“同心圆”,促治理迈向精细化

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激活治理内生动力,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网格员、党员楼栋长、热心居民组建“红色找茬团”,每月开展“清单式”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绿化带是否有死角、监控摄像头是否“睁眼瞎”,发现问题立即拍照上报。

社区每年召开物业“现场述职+问题答辩”,接受群众“大考”,将“红色物业”创建、党员先锋岗设置等党建指标纳入评分体系,业主从服务态度、履约质量、创新举措等多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提升物业企业服务水平,实现业主与物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社区还组建“滨江中心红色邻里互助队”“海会苑银龄先锋队”等5支党员带头的志愿队伍,将“小区流动红旗”“丝网花巧手达人”评选与党员积分管理挂钩,通过“组织嵌合、党员带头、阵地联用”的党建模式,居民从“站着看”转为“抢着干”,2025年小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72%。

线上义卖丝网花。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线上义卖丝网花。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从“雾里看花”到“阳光透明”,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圣泉街道海惠社区通过“三亮三即时”治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能级跃升。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物业”融合模式,让“党建红”与“民生暖”交织成基层善治的最美图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使服务更贴心、家园更宜居、幸福更可感。

责任编辑:刘思利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