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变身“文化金钥匙” 重庆群众文化云实现“四通”升级
2025-05-12 17:21:13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李坐堂 徐云卿)近日,不少市民发现,只需要在电脑上通过电子社保卡“扫一扫”,便可直接登录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精准获取活动预约、场馆预订、在线培训等文化服务。这正是“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实现“四通”升级的创新成果之一。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公平化水平,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以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为载体,创新推动公共文化便民惠民服务与社保卡身份认证体系深度融合,通过“实名认证+便捷登录+数据赋能”模式实现公共文化资源高效治理与服务效能双项提升,切实增强市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已联通40个区县文化馆和1070个镇街文化服务中心。4月,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无缝对接国家社保卡服务平台,标志着全市1100余个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启用社会保障卡实名认证服务。
市民在电脑上搜索“重庆群众文化云”,点击进入官网,通过电子社保卡“扫一扫”登录功能,即可完成平台身份核验,实现“免注册、零输入、无感登录”,无需手动输入个人信息或重复注册账号。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让老年群体、流动人口等智能手机操作困难人群也能轻松享受数字文化的便利。
“以前总怕线上操作复杂,现在扫一扫就搞定,太方便了!我得回去分享给我的姊妹们,教她们线上报名!”来自万州的张阿姨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电子社保卡“扫一扫”直接登录了“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报名了万州区文化馆的2025春季免费培训班(第二期)合唱班。
依托社保卡全国统一身份认证功能,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实现了实名制管理,通过“一人一卡”精准识别用户身份,确保公共文化场馆预约、活动报名、线上资源访问等场景的公平性与准确性,有效规避重复预约、资源挤占等问题。同时,平台结合用户画像分析动态优化文化场馆开放时长、活动场次及数字资源供给结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粗放供给”向“精准匹配”转型,既优化了公共文化资源分配,又让群众告别重复注册的烦恼。
市群艺馆以社保卡为纽带,打通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平台,实时归集群众在场馆预约、资源浏览、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行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构建起“需求热度→服务供给→满意度评价”的闭环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
通过社保卡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创新而实现的“与民生服务直通”,只是“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实现“四通”升级中的“一通”。目前,“重庆群众文化云”已经实现了与国家云互通,即无缝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共建共享全国优质资源;与四川云联通,去年开始推动与四川公共文化云深度合作互联互通,两地学才艺相关文化资源实现了共建共享;与高品质文化生活应用平台贯通,去年完成了与高品质文化生活应用平台有效对接,加快构建“基层活动—数字整合—智能服务”的全链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市民“家门口”与“手指尖”。
“近年来,重庆文化馆系统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文化服务从‘线下单向供给’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转型。我们将持续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重庆公共文化服务精准性、公平性和高效性,为市民群众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体验。”市群艺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徐云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