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师生的“红色之旅”:行走的思政课激活红岩精神新传承-华龙网

能源师生的“红色之旅”:行走的思政课激活红岩精神新传承

2025-06-04 20:00:1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5月28日,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党委工作部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政类学生社团“星火研习社”,开展“红岩思政・红色之旅”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师生一同走进陈独秀旧居陈列馆、南京内学院旧址,通过实地探访红色地标、重温革命历史,打造了一堂生动的“沉浸式”思政教育实践课,让师生在追寻红色记忆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红岩思政・红色之旅”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探访革命旧址:在历史肌理中感悟初心

“陈独秀先生是《新青年》的创办者,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在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带领师生们穿越百年时光。馆内陈列的一件件承载历史印记的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宛如时光的见证者,无声诉说着这位革命者的奋斗历程和思想光芒。    “过去只在教科书上了解陈独秀先生,今天实地看到他使用过的书桌、手稿,突然觉得历史‘活’了起来。”星火研习社成员熊彩宇、朱涵在参观后感慨,“他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精神,让我更深刻理解了‘信仰’二字的重量。”

师生参观。

该校党委工作部负责人表示,选择陈独秀旧居作为研学首站,正是希望以历史现场为“活教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人物,“思政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让学生走进历史场景,在实景实境中感悟思想的深度与时代的脉搏。”

对话名人文化:非遗赋能思政课堂新形式

在南京内学院旧址,师生共同观看了《江畔星芒——江津历史名人展》,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展览不仅呈现了聂荣臻、冉均等江津名人的珍贵史料,更创新性地融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金钱板代表性传承人表演《白沙历史名人榜》,用传统曲艺形式让历史人物“走”下展板,“活”在当下。

“太精彩了!传统文化艺术里蕴含着这么深刻的精神力量。”星火研习社社长熊彩宇兴奋地说,“这种‘展览+非遗展演+互动交流’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让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变成了双向互动,历史人物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师生参观。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表示,将非遗艺术融入思政教育,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创新了教学形式。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艺术欣赏中感悟红色精神,在文化传承中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校地联动:以研学实践深化思政教育内涵

此次研学实践创新构建“红色基因+地域文化”双螺旋育人模式,通过活化利用陈独秀旧居、南京内学院旧址等历史场馆,打造了立体化的沉浸式思政课堂。师生们通过“观展陈、听讲解、赏非遗、悟精神”的多元体验,实现了理论认知向价值认同的有机转化。

师生参观。

“走进历史现场带来的心灵震撼,比任何书本上的文字都更有冲击力。”星火研习社成员于维祖在研学笔记中写道,“当非遗艺术生动演绎革命故事,当金钱板铿锵唱响先辈事迹,我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从未褪色,它一直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脉里。”

师生参观。

该校党委书记向晓春强调,学校将通过“三个结合”深化育人成效,一是红色资源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二是非遗传承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三是校地联动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真正让红色文化成为滋养青年成长的“精神钙片”。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