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材料学子齐聚重庆交通大学,共赴微观世界的“金相之约”
2025-06-08 20:14:57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郭晓彤)6月7日,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迎来了一场材料学科的盛会——“舜宇·恒宇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复赛(重庆赛区)暨第三届重庆市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经前期各学校层层选拔,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13所本专科院校从近1500名选手中遴选出115名选手获得此次大赛的参赛资格,他们在金相制备的“微观战场”上角逐技艺,展现材料学子的专业风采。

开赛仪式:群英荟萃启新程
上午9时,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张铭教授首先致辞,向出席开幕式的专家、参赛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及材料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实力。他提到,材料学科2024年进入ESI全球前1%,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达7500万元,毕业生在港珠澳大桥等国家工程中表现卓越,彰显了学院“明德笃学、格物致新”的办学成效。

全国大赛重庆赛区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金星在致辞中强调,金相技能是材料专业的核心能力,大赛不仅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更是推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随后,评委代表孙汇彬老师、选手代表向钰婷同学分别宣誓,承诺以严谨态度和拼搏精神投入赛事。

现场抽签环节由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郑丹教授主持,最终确定工业纯铁(手磨)与20钢(机磨)为比赛样品,为即将开始的竞技奠定了基础。
赛场直击:方寸之间见真章
开幕式结束后,选手们迅速奔赴实验室,一场无声的“战斗”正式打响。根据赛程,A至E组选手分批次进行两轮比赛,首轮手磨样品考验基本功,次轮机磨环节则侧重设备操作精准度。

实验室里,砂纸摩擦声此起彼伏。选手们手持样品,在砂纸上依次打磨,每一道划痕都需均匀分布,力求消除上一道工序的痕迹。选手们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磨制、抛光、浸蚀全流程,对体能和心态都是双重考验。

抛光环节中,抛光机高速旋转,选手们需在抛光布上均匀涂抹金刚石抛光膏,动作稍慢便可能导致样品表面产生划痕。显微镜观察区,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委员、重庆分赛区竞赛委员会主任叶宏介绍道,“组织清晰度、划痕数量、腐蚀效果都是评分重点,选手需在微观成像与宏观操作之间做到双重精准。”

比赛闭幕:荣耀时刻见成长
历经一天的激烈角逐,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委员、重庆分赛区竞赛委员会主任叶宏在闭幕式上肯定了选手们的表现,“金相技能是材料人的‘看家本领’,本次大赛不仅涌现出一批操作娴熟的‘小工匠’,更展现了重庆高校材料学科的教学水平。”

承办单位代表、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毅向所有支持单位及工作人员致谢。他透露,本次大赛得到宁波舜宇、武义恒宇等企业的大力支持,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实践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颁奖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本次大赛共决出一等奖1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4项。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特别设立的“舜宇特别奖”由总成绩排名前两位的选手斩获,将赛事荣誉推向新高度。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交通大学共有12名选手参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展望未来:以赛促学育英才
作为教育部认可的全国高校学科竞赛之一,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已成为材料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标杆。作为国内普通高校材料类专业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该赛事重点考察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样品制备(粗磨、细磨、抛光、浸蚀)及金相观察的全流程操作能力,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重庆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依托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将大赛训练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重庆交通大学参赛选手蒋萧竹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她在赛后表示,“大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创新思维的碰撞。”备赛过程中团队自主优化磨抛流程,这种“实战式学习”让她对材料微观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着颁奖嘉宾与获奖选手的合影定格,本届大赛圆满落下帷幕。但金相学子的探索之路从未停止——在显微镜下,那些清晰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不仅是比赛的答卷,更是材料人迈向“智造未来”的微观起点。明年,这场关于“材料之美”的盛会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