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 江津区圣泉街道“银发”党员聚力筑和谐-华龙网

退休不褪色 江津区圣泉街道“银发”党员聚力筑和谐

2025-06-09 18:24:35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李琬琰 杨若澜)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江津区圣泉街道以“银发联盟”建设为抓手,创新构建“党建协作+作用发挥”融合模式,探索出一条老干部工作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的“津秋助力,互融共治”新路径,标志着银发人才从“零星参与”正式迈向“系统赋能”的治理新阶段。

 

 

在联盟主阵地交流工作成效。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在联盟主阵地交流工作成效。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构建“1+3+13+N”组织矩阵,筑牢“银龄”共治根基

圣泉街道以系统化思维推进“银发联盟”组织建设,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联盟治理体系。依托机关退休党支部牵头引领,整合13个村(社区)党组织、3大专业服务团(乡村振兴、助力发展、基层治理)及N个涉老团体,构建起“1个联盟总部+3大专业服务团+13支银龄志愿服务队+N个联建单位”的立体化架构。

在浒溪社区“一老一小”治理实践中,退休党员主动担当“银发召集人”,通过民主推荐、自荐等方式吸纳18名老干部、老模范加入联盟,推动“老带小”公益教育项目与联盟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实现“银发资源再生”与“青少年社会化培育”双向赋能。这种组织创新既激活了老干部“退休不褪色”的政治自觉,更构建起制度化参与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使分散的银龄力量转化为系统治理资源。

实地查看“一老一小”工作实践成果。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实地查看“一老一小”工作实践成果。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打造“三维赋能”培育体系,淬炼“银龄”先锋本色

圣泉街道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理论铸魂、文化润心、实践赋能”三维路径强化银龄队伍建设。在江津廉文化公园,依托“一园五区、三廉九景”的沉浸式场景,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融入“行走的廉政课”,引导退休党员、干部在移步换景中接受廉洁文化洗礼,筑牢“清廉守正、担当实干”的思想根基。

同时,紧扣理论政策宣讲、助力改革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社情民意收集等“九大服务领域”,建立“按需点单、精准派单、效果评单”服务机制。针对微网格自治、青少年关爱、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组织退休干部深入一线,累计完成政策解读、技术指导等实践活动30余次,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实践成果。

在圣泉社区阳光城小区微网格治理工作中,吸纳退休干部提出的16条优化建议,有力推动“三微一体”模式升级,将“银龄智慧”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创新“精准滴灌”服务机制,释放“银龄”治理效能

聚焦基层治理痛点,构建“需求导向、分类施策、多元协同”的服务模式。在社区“一老一小”项目中,联盟成员发挥教育、医疗、法律等专业优势,开发“银龄课堂”“银发调解室”“健康驿站”等特色服务项目,累计开展活动40余场,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

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圣泉街道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在推动城郊融合发展方面,“银发联盟”成员深入双龙老街、成渝古道开展调研,围绕老街空间布局优化、外墙风貌整治、基础配套设施升级等提出20余条具体建议,并已将其纳入双龙老街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规划和具体实施项目中,显著提升了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文化底蕴。

在微网格治理中,组建“银龄网格员”队伍,依托街道、村社、小区、网格四级服务平台,开展社情民意收集、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工作,形成“小事网格办、难事联盟议、大事协同解”的治理闭环。2025年以来,“银发联盟”累计收集民生诉求87条,协调解决基础设施维修、邻里纠纷等问题62件,成为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和“智囊团”。

下一步,圣泉街道将持续深化“银发联盟+”建设,推动银龄力量在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让“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的银龄风采,为现代化新江津建设注入更多“银发智慧”与“银龄力量”,成为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一抹温暖而坚实的亮色。

责任编辑:王婷婷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