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疾控①|从“不敢接”到“放心打”,重庆破解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难题
2025-06-17 16:00:1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开栏语:聚焦前沿研发,解密健康科技突破;解读惠民政策,传递暖心服务指南;直击医防实践,展现融合创新智慧。即日起推出由重庆市疾控中心与第1眼TV-华龙网联合打造的「硬核疾控」栏目,将为你展现守护全民健康的硬核力量与创新智慧。

“不用再为孩子能不能打疫苗发愁,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评估和接种服务!”近日,万州区阳阳(化名)的家长在孩子顺利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激动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重庆,像阳阳这样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家庭,正迎来疫苗接种的春天。重庆市创新构建的“2+4+N”三级转诊体系,着力解决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难题,筑就免疫屏障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何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指正处于或曾处于某种生理或病理状态,可能增加罹患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风险或疾病严重程度的儿童群体。他们能否接种疫苗、何时接种、接种后是否安全有效,不仅是家长们日夜忧心的问题,也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一大挑战。数据显示,此前重庆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登记的基础疾病儿童接种率均低于一般儿童,与深圳、上海等地类似,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普遍面临接种率低的困境。提升这一群体的接种率,是全民健康服务不可或缺的一环。
揪心!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打疫苗曾让家长跑断腿
“孩子出生就查出来心脏有个小缺口,每次打疫苗都像闯关。”居民王女士回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一旦感染,症状往往比普通儿童严重得多,因此一直希望通过接种疫苗为孩子提供更多保护。然而,过去带孩子去社区门诊接种时,医护人员总是以“情况特殊”为由,不敢为孩子接种。这让她十分苦恼。这种困境并非个例:数据显示,重庆此前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率普遍低于一般孩子,基层接种人员对黄疸、癫痫等常见病的接种评估能力不足,超七成接种人员无法准确判断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否适合接种。
“能不能打?啥时候打?打了有没有事?"
这三个问题曾像巨石压在万千家长心头。更让人心急的是,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本就比普通孩子更易受传染病威胁,一旦错过接种窗口期,健康风险陡增。
>>>>破解问题的前提是摸清底数
2023年4月,中国疾控中心在包括重庆长寿区在内等全国四地启动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现况调查。与此同时,重庆市疾控中心通过对基层接种人员能力调研显示,仅23.8%的接种人员能正确判断黄疸儿童是否适合接种,对甲状腺功能低下、卵圆孔未闭等常见病的预检能力也普遍不足——这正是重庆推进医防融合培训、强化基层能力的直接动因。为填补接种服务短板,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局的领导和支持下,重庆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团队优化既往服务体系,在引导三甲医院率先开设评估接种一体化门诊的基础上,创新构建预防接种服务分级转诊体系,并开发服务转诊体系的评估转诊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接种风险判定难题,提升接种服务的可及性与安全性,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范例。
破局!三级体系打通接种“最后一公里”
“现在好了,在万州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就能放心给孩子打疫苗了!”阳阳的经历见证了重庆的创新变革——自2018年启动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以来,全市以2家市级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为“大脑”,4家(涪陵区、九龙坡区、万州区、黔江区)区域妇幼保健院为“中转站”,N个基层接种点为“神经末梢”,形成了“基层初筛—区县评估—市级会诊”的“2+4+N”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三级转诊体系。它就像一张精密的大网,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工作紧紧兜住,也成为了破解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难题的核心举措。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种门诊,由感染科、免疫科、儿保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提供专业的疫苗咨询与接种服务(涵盖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免疫规划疫苗)。自2023年2月开诊以来,该门诊已累计咨询2000余人次,600多名中风险儿童成功接种疫苗。九龙坡区一位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在经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评估接种及转回社区的建议后,社区接种单位表示“有了接种的底气”,该儿童也实现了就近接种。


而万州区妇幼保健院等4家区域医疗机构则像“家门口的专家站”,无诱因出现两次抽搐后“头颅MR显示低密度灶”的阳阳就是在这里被万州片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生详细查看病史后,当天就接种到了百白破疫苗。接种门诊回访时,家长开心地表示:“打针了,没发热,孩子很有精神。”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专业评估与接种服务,让阳阳能及时、安全地接种疫苗,也让家长悬着的心落了地。

专业!从“不敢接”到“放心打”
过去,由于缺乏专业的评估与指导,基层接种单位对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往往是“不敢接”,导致许多孩子错过了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重庆市疾控中心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打破了这一僵局。
重庆市疾控中心依托“重庆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新增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基本信息”和“预防接种转诊”模块,实现了信息跨区域共享与全程追溯。通过扫描家长携带的评估单二维码,接种单位就能通过线上平台,随时查询孩子在上级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评估结果,上级门诊也能实时调阅孩子的健康档案,避免了重复检查,为孩子们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预防接种有了底气!
“以前总担心孩子有基础病,打疫苗不安全,现在有专家评估,我们家长放心多了!”涪陵区当当(化名)的家长感慨道。当当因患有“SCN2A基因突变-癫痫伴发育迟缓”,此前接种疫苗困难重重,如今在涪陵区妇幼保健院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不仅得到了专业的评估和接种建议,还省去了往返市级医院的奔波之苦。原本,接种门诊对这类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疫苗十分谨慎,不敢轻易接种。但有了三级转诊体系的专业评估与指导,接种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家长在面对孩子接种问题时不再迷茫,社区门诊也有了接种的底气。

更让人安心的是2023年2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印发的《重庆市接种单位规范设置指导意见(2023年版)》——文件对特需接种单位的环境、人员资质、信息化管理等提出“硬规矩”,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2年参加专业考核。目前全市已有1.4万名具备接种资格的医务人员,为体系运转提供人力支撑。这让家长吃下了“定心丸”。
展望!未来还要让更多孩子放心
这套三级转诊体由全市统一布局实现资源协调与分类分级管理,让疑难病症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托底诊断,普通疾病也能就近便捷接种;疾控部门与医疗机构共同主导的模式,使得评估结果获得基层广泛认可,医防融合式培训也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们要让更多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能快速找到接种机构。”重庆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正着手通过强化接种能力建设、开展全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评估师资培训,规范工作流程、建立统一的筛检与评估体系,以及依托现有培训基地开展专项培训并结合卫生经济学优化接种策略等方式,让更多有需要的儿童顺利完成免疫接种。
从曾经的“不敢接、无处接”到如今的“就近接、放心接”,重庆以“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用一张三级转诊网,兜住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健康底线。随着体系完善,将为更多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成长路撑起一片晴空。(敖莹)
责任编辑: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