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5月12日,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余名成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抵达西藏自治区昌都市。5月13日-15日期间,他们将在昌都市人民医院为当地2名先心病患儿和11名唇腭裂患儿实施免费手术救治,其中一例先心病手术是西藏自治区开展的首例儿童先心病国产体外循环设备开胸手术。专家们将用他们精湛的医术,为昌都先心病和唇腭裂患儿打开生命的新篇章,用实际行动践行医疗援藏使命。
第1眼TV-华龙网讯(蔡文沛 胡珂瑞)5月14日晚,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人民医院手术室2号手术间内,一场与死神的竞速在此上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援藏医疗队与昌都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携手攻坚,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将一名出生时无呼吸心跳的窒息新生儿从死亡边缘拉回,用专业与默契书写了高原医疗救援的动人篇章。
当晚19时50分,重医儿童医院麻醉科医生徐红珍完成先心病术后患儿随访,正准备投入唇腭裂手术术后复苏工作。途经2号手术间时,尖锐的呼救声刺破走廊的寂静:“产妇情况危急!胎儿心率骤降!”她推门而入时,只见手术医生正以最快速度消毒铺巾,产妇双手紧抓手术床沿,苍白的脸上写满哀求:“医生,救救我的孩子......”

紧急剖宫产迅速启动。当新生儿被娩出的瞬间,手术室空气仿佛凝固——婴儿全身发绀如紫茄,躯体松软无反应,无心跳无呼吸,若抢救不及时,孩子的大脑将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启动新生儿复苏!”徐红珍立即切换至抢救模式,重医附一院援昌都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刘小男、重医儿童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刘立飞闻讯赶到,带领医护人员携带全套复苏设备集结到位,一场精密的“生命接力”正式启动。
刘立飞副主任在可视喉镜下精准插入气管导管,建立人工气道,并在超声引导下快速建立颈内静脉通路,为孩子建立好生命通道;与此同时团队协作的心肺复苏也在进行,确保新生儿血液循环及氧气持续供给;屈虹护士长、何力东通过气管导管注入肾上腺素,并在厚厚的胎脂下艰难地固定气管导管、留置针;经过生死时速抢救,“心跳恢复!”在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心电监护仪随即跳出窦性心律波形,血氧饱和度从20%开始迅猛攀升至 92%,孩子全身由紫色转变成粉嘟嘟的红润。麻醉医生李义辉给该新生儿做了床旁心脏超声了解有无结构异常并评估其心脏功能,董晏甫护士同步抽取血液进行分析,实时监测酸碱平衡,指导下一步处理。

目前患儿自主呼吸恢复,但这个曾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小生命,正用逐渐有力的啼哭宣告着生命的顽强。截至发稿时,患儿血气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心脏超声显示心脏功能良好。在海拔3240米的雪域高原,渝藏医疗队用行动证明:即使氧气稀薄,医者守护生命的信念永不缺氧,坚守一切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