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着空调也会“中暑”?家有一老一小要格外当心-华龙网

吹着空调也会“中暑”?家有一老一小要格外当心

2025-06-18 06:01:22 来源: 金羊网

夏天,酷热难耐,外出很容易中暑,与此同时,如果过度贪凉,极易被风寒湿邪侵袭,诱发“阴暑”。老人、儿童、孕产妇以及慢性病患者等体质虚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阴暑的侵袭。

老人、儿童、孕产妇更易中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育教学部副研究员谢波介绍,夏至后,气温高、湿度大,人体阳气外浮,中焦脾胃相对虚弱。若此时过度贪凉,如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冷风直吹身体、过量食用冷饮冷食等,会导致寒邪闭表、湿邪困脾,形成寒热夹杂的阴暑。

如果出现了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类似风寒感冒),甚至神疲乏力、腹泻腹痛(因寒湿困脾)、恶心呕吐则提示可能“阴暑”中招了。老人、儿童、孕产妇以及慢性病患者等体质虚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阴暑的侵袭。

空调温度设置在26℃以上为宜

如何预防阴暑?

避免冷风直吹: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一般设置在26℃以上为宜。避免冷风直吹颈部、腹部等部位,以免损伤阳气。夜间睡眠时,可使用空调的睡眠模式,或定时关闭空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适度运动:夏季适度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耐热能力。但运动后应擦干汗水,休息片刻再洗澡,且水温不宜过低,以免寒邪侵袭。运动时间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保证充足睡眠:夏季昼长夜短,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耗伤正气。中午可适度小睡,以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注意个人卫生:夏季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的高峰期,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避免病从口入。

穴位保健学起来

谢波建议,街坊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或穴位艾灸来提升抗“阴暑”能力。

按揉足三里:可用拇指按压,力度以酸胀为度,每侧50次,每日早晚各一组。长期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体质,提高抵按揉中脘穴:可用双手叠加,顺时针按揉5分钟,每日1次。按摩中脘穴可缓解夏季因饮食不节导致的胃脘不适。

艾灸关元、足三里: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可温阳散寒,增强体质。艾灸时,应注意火候,避免烫伤皮肤。每周艾灸1-2次,每次15-20分钟即可。

按揉大椎穴:大椎穴具有解表散寒、通阳活血的功效。夏季可常按摩大椎穴,以预防感冒和阴暑。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大椎穴,力度以酸胀为度,每次按摩1-2分钟,每日2-3次。

谢波提醒,饮食上要少食冷饮、冰镇水果、油腻食物、甜食,多食薏米、山药、白扁豆等食材。可适当食用紫苏、藿香、生姜等,以发散风寒、化湿和中。高温作业后多饮绿豆汤、酸梅汤,以补充津液。

食疗方推荐

【茯苓薏仁老鸭汤】

材料:老鸭500克,冬瓜500克,茯苓20克,陈皮6克,薏苡仁20克,枸杞10克。

做法:老鸭去内脏,洗净切块,焯水后取出洗净待用;冬瓜洗净切厚片备用;陈皮、枸杞、茯苓、薏苡仁用清水浸泡至软。锅内放入食用油烧热,加入大葱、生姜,下鸭块煸炒片刻,放入黄酒,足量水、冬瓜,武火烧开撇去浮沫,再加入陈皮、茯苓、薏苡仁,片刻转入砂锅,文火炖约90分钟,至鸭肉熟烂,入枸杞,下食盐、白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降火,健脾燥湿。

【绿豆薏米消暑粥】

材料:绿豆50克,薏米3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绿豆、薏米、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锅中加水,放入绿豆、薏米、大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烂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莲子百合银耳羹】

材料:莲子50克,百合30克,银耳1朵,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百合洗净浸泡;银耳泡发撕成小朵。锅中加水,放入莲子、百合、银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补脾止泻。

记者 陈辉

责任编辑:周玲玲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