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梦与路】优秀校友报道(67)朱洪:跨界逆袭,书写“重工制造+生命科技”融合之路
2025-06-19 10:48:3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编者按:
他们的梦想,或大或小,却始终如一。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一直心系母校。他们的年龄,老少不一,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用文字记录梦想,用镜头定格感动。我们一路追寻梦想启航的脚步,记录那些年,感动的人、难忘的事,一起寻找重工文脉的延续、重工精神的传承。

第1眼TV-华龙网讯(黄琴 实习生 罗星星)当历史的车轮驶入1987年,年仅16岁的朱洪,带着对技术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探寻,走进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四年时光,成就了他坚实的专业底色,也悄然埋下了他日后投身产业园区管理与科创服务的种子。
校园求知奠根基
实践拓展人生广度
“那时年龄小,专业是分配的,但进入实验室、走进实习工厂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技术的世界既浩瀚又精密。”回忆起求学岁月,朱洪最为难忘的是校内实验室的比赛和校外实习工厂的磨砺,尤其是在吴建中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他不仅收获了实践能力,更学会了如何用工匠精神打磨人生格局。
图书馆中的夜读,工厂里的实操,师长身边的求教……四年求学之路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长卷,沉静而厚重。“当时很多设备和工艺,都是第一次见,那种震撼与好奇,成了我后来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源泉。”朱洪说,校园生活的规律和专业的打磨,不仅塑造了他的知识结构,也锻造了他敢于直面变化、善于适应挑战的内在品格。
跨界聚力谋创新
科技园中展风采
毕业后,朱洪并未局限在模具行业,而是逐步转向产业园区建设和科技企业服务领域,开拓了新的人生赛道。“岗位虽然变了,但服务产业、助力科技创新的初心一直没变。”他先后参与策划并推动了多个项目落地。如今,他已成长为重庆大地生物医药科技园的重要管理者,专注于为高新技术企业搭建孵化平台,提供成长支持。
在他的带领下,园区汇聚了众多高成长性项目,也成为重庆科创生态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关注的不只是企业的生存,更是它们的成长与突破。”朱洪说,当前生物医药领域正加速向合成生物、基因工程等前沿方向迈进,同时也面临技术风险与伦理争议的双重挑战,这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行业敏感与系统整合能力。
这次跨越专业壁垒的转型,展现了朱洪多年积累的综合能力,也体现了一名重工学子在新产业浪潮中的敏锐洞察力和主动担当。
情系母校不忘初心
薪火相传再启新程
时至今日回望来路,朱洪始终感念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自己的培养。“重工教会我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信念——坚持、坚韧、创新。”朱洪始终把母校校训视作人生格言,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反复砥砺。
现在,朱洪积极参与母校实训平台建设,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对接实际项目,以产业视角反哺教育教学,用现实土壤承接青年梦想。在他看来,职业院校的学生更需要与行业实况接轨,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只要学校开口,我都会尽力去做!”他默默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不仅如此,朱洪还长期参与校友会事务,促成多方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他认为,校友网络不仅是情感延续的平台,更是创新合作的沃土。让更多校友“走回来”“动起来”,一同助力母校办学水平提升,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归属。
时代不断更替,技术持续演进。从模具到医药,从学生到管理者,朱洪的身份不断变化,内心却始终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对他而言,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是因为在重工打下了坚实的底座;能服务一个产业、助力一方企业,更因为背后有一所值得尊敬的学校和一群值得感念的师者。
朱洪用行动诠释了重工校友的情怀与担当,用实干走出了一条从璧山学子到科技园管理者的精彩之路。
校友档案:
朱洪,1987年进校,1991年毕业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任重庆大地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董事、总经理,重庆市医疗器械协会副会长、重庆楼宇产业协会副会长、重庆楼宇产业招商专委会专家委员、重庆生物医药联盟理事。
责任编辑:徐力超





- 美丽重庆短视频大赛作品展播⑲重庆魂 山水韵
视频|2025-06-17 14:31:22
- 除了无人机,重庆还有勒些吉尼斯世界纪录!
原创|2025-06-17 22:25:53
- 视频|从跨越“不可能”到书写“新纪录” 重庆轨道二十载逐梦新征途
原创|2025-06-18 07:00:01
- 周鸿祎再赴“山城之约” | 周鸿祎变身“吃播” 探秘石磨豆花百年匠心
原创|2025-06-17 11:50:32
- 周鸿祎再赴“山城之约” | 化身“专业试车手”完成漂移初体验 周鸿祎感受速度与激情
原创|2025-06-17 10:46:51
- 周鸿祎再赴“山城之约” | 感受深蓝S09真实碰撞测试 周鸿祎这样说
原创|2025-06-17 14: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