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援藏·昌都回响 | 民生情怀:温暖千家万户
2025-07-06 08:00:14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核心提示
对口支援西藏昌都,是党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政治责任。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2022年7月15日,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来到“藏东明珠”昌都,赓续使命担当,聚焦昌都所需,竭尽重庆所能,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援藏旅程。
即日起,第1眼TV-华龙网推出《重庆援藏•昌都回响》系列报道,围绕文旅、民生、产业、教育、医疗、民族“三交”等方面重点工作,聚焦援藏工作系列标志性成果,聆听来自雪域高原的铿锵足音。敬请关注本期《重庆援藏•昌都回响│民生情怀篇》。
类乌齐:扎西贡村民冬天如厕不再难
渝昌情谊深,民生无小事。
2022年10月,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在扎西贡村启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重点实施农房风貌改造、饮水、道路整治、环境及文化氛围提升等综合配套工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改善人居环境。

与此同时,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充分用好7413万元国家专项投资资金,开始筹建县城三期自来水厂工程。
2023年8月,类乌齐县城三期自来水厂工程竣工投用。万余群众彻底告别以前自来水浑黄的“污水”,真正喝上了“放心水”“干净水”。
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
2024年初,扎西贡村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善之后,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类乌齐工作队克服种种困难,启动厕所入户工作。
回到几年前,村民如果想在家中上厕所,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祖祖辈辈以来,这里的村民都是使用旱厕,而且厕所和住房分开。在滴水成冰的冬天,在室外如厕的艰难不言而喻。
类乌齐县委常委、副县长,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类乌齐工作队副领队杨君利用自己所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带领团队经过半年艰苦努力,终于实现扎西贡村123户居民在年底实现厕所入户的目标。
从此,当地村民家中没有厕所的历史被改写。
察雅:接通断头路 乡村旧貌换新颜
夏达村是察雅最远的村落,从县城出发,需要翻越两座海拔5000米的雪山,单边车程就需要4个小时。
民生问题无小事。
入藏不久,察雅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察雅工作队领队徐坤与重庆援藏干部一道,深入到夏达村,徒步走遍村庄小路,认真了解乡村的真实现状,为援藏规划的科学制定打下基础。

近年来,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
2022年3月,在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大力推动下,察雅县启动香堆镇筑梦新村和烟多镇夺赤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至2023年12月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接通断头市政路约1公里,实现镇街面积扩大,完善给排水,实施人畜分离和户厕改造40余户,新建回迁房8座。乡村旧貌换新颜,展现着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繁荣与活力。
守正创新,肩负使命。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在雪域高原,正在抒写着重庆援藏的诗和远方。
芒康: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芒康县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交汇处。是重庆市对口援建昌都市的三个县之一。人口最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位置最偏。
过去,芒康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条件水平有限,很多患者不得不舍近求远,花上几个小时到云南省德钦县的医院就医。
解决看病难问题,当地群众翘首以盼。

2017年7月,芒康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启动建设,总投资1.5亿元。其中,重庆援藏资金累计投入近1.1亿元。2023年6月,芒康县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搬迁,新院区开设放射、检验、手术、ICU、产房、妇产科门诊、急诊等九大科室,和内地医院基本上没有差别。芒康县人民医院的建设对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就近就医。
大爱无言,润物无声。
提到重庆援藏工作队,当地群众扎西绕邓连连点赞:“现在看病真的太方便了,医疗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感谢重庆提供的医疗援助,解决了我们看病难的问题。”
扎根雪域高原,重庆援藏干部们用心用情,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
2024年,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完成了近1200万元的曲登乡、索多西乡两个乡镇卫生院新建项目,完成纳西乡卫生院提升项目,全面提升基层卫生院的诊疗环境,方便农牧民群众就近就医。同时稳步推进芒康县人民医院创“三乙”医院工作。
2025年,芒康县人民医院总投资1150万元,计划实施3个项目:儿科和新生儿室提升、医院信息化提升、医院外科提升。
目前,3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在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推动下,芒康县医疗水平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绿色通道:为小天使修补梦想翅膀
2024年,是渝昌两地联合实施困难群众疾病救治项目的第九年,也是取得重大进步成果的一年。
援藏期间,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帮助建立昌都“12349”社会救助热线,实施手足伤残儿童救助专项行动,拓宽救助渠道,解决群众反映难点问题1450个。

在“拯救折翼天使”项目里,昌都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干部程健与团队一道,为手足伤残儿童及其家长赴渝治疗开辟绿色通道,用行动为小天使们修补梦想的翅膀。
在“爱助心康”先心病儿童救治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程健带队护送病患儿及家长踏上赴渝的康复之旅,让幼小的心脏重焕蓬勃生机。
点滴民生小事,汇成涓涓暖流,在温暖藏族同胞的同时,更加温暖了彼此。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
三年来,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在昌都实施系列民生工程,留下诸多标志性成果,宛如绚丽的格桑花,正在雪域高原盛开。
文/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图/重庆第十批援藏工作队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王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