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集群赋能产业创新 重庆理工大学打造产教融合新样板
2025-06-20 14:12:43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许义丽 通讯员 徐富霜)6月19日,重庆理工大学学科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大会在两江校区召开,会上举行了新成立学院揭牌和搬迁学院挂牌仪式。
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宏球,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蒋云芳,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俊安,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小康等领导出席会议。


科产教融合共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会上,刘小康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前瞻性思考与战略性布局。他指出,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确立了两江校区的“一区三基地”定位,即新兴学科创新发展特区、科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搬迁有关学院至两江校区,旨在更好服务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推动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致力打造重庆两江新区产教融合新高地。
现场,学校宣布新组建物理与新能源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在两江校区办学,将车辆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知识产权学院整体搬迁至两江校区,并分别举办了揭牌、挂牌仪式。
“学院聚焦双碳战略,储能科学工程专业深度融入重庆产业布局,学生就业方向涵盖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据物理与新能源学院院长张兴红介绍,学院依托光电信息材料器件等核心技术,推动新材料研发提升储能效率,并通过校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区域产业升级。
此外,学校还将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市级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落户两江校区。该校发展规划处处长孙金花表示,此举旨在与长安、赛力斯等龙头企业深度联动,以真实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产业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






政校企协同打造高校与产业协同创新典范
“新组建2个学院、搬迁3个学院至两江校区,意味着我校深化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校区功能定位这场‘硬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开创了崭新的局面,是着眼于实现建校百年办学目标的战略布局,是致力于推进‘样板高校’打造的创新之举,是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主动作为。”
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指出,学校通过此次调整,将办学模式从“围绕学校资源办学”转变为“围绕产业需求办学”,培养体系从“学科逻辑”转变为“产业逻辑”,培养方式从“专业标准化培养”转变为“产业定制化培养”,把学院设在园区、把教室建在企业,打造真正的“校地共同体”。学校将依托两江校区区位优势,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深度对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圆满完成“第一次蝶变”;二是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奋力实现“第二次飞跃”;三是充满梦想,充满激情,加快推进“第三次创业”。他号召全校师生团结一致,抓住机遇,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不负各方重托,共同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蒋云芳高度肯定了重庆理工大学在学科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她指出,此次大会是学校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聚焦区域产业特色打造学科集群、对接未来产业方向培育交叉学科的一次有益探索,希望打造成为全市高校学科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样板。
她强调,市教委将大力营造“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多方共赢”的生态,实施学科专业设置调优计划,支持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培育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和新兴专业。
她呼吁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携手共进,持续探索学科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希望高校主动“走出去”拥抱产业变革,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地方政府做好统筹协调,通过三方共同努力,打造高校与产业协同创新的典范。
会前,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学校核-氢综合清洁能源技术实验室、知识产权博物馆(筹)。
重庆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处、两江新区党工委办公室、两江新区科创局、渝北区教委、渝北区龙兴镇、两江投资集团龙兴公司、两江投资集团新盛公司、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赛力斯集团、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风之路(重庆)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奇衡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心田花开重庆分校等有关负责人,校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两江校区管委会、车辆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新能源学院、重庆知识产权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全体班子成员以及师生代表参会。
责任编辑:何杜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