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和校园出发:特色之路铸就非凡少年 | 梅桐语:粉墨登场承古调,青春作伴谱新声-华龙网

从人和校园出发:特色之路铸就非凡少年 | 梅桐语:粉墨登场承古调,青春作伴谱新声

2025-06-23 13:58:1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核心导读:

作为两江新区唯一一所百年老校,人和小学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从传统川剧的韵味传承,到蜀绣的指尖艺术,从国际象棋的智慧交锋到网球赛场的活力绽放,再到气象站里对科学奥秘的执着探索……学校开发了多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精品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特色教育中激发自身潜能,为他们铺就了一条多元发展的成长之路。

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人和小学川剧特色代表学生梅桐语的成长故事,看她如何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绽放独特光彩。

梅桐语。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第1眼TV-华龙网讯(辛清清 实习生 周巧怡)在巴渝文化的沃土上,一株川剧新苗正破土成长。梅桐语,这位来自重庆两江新区人和小学校的少女,用数年时光书写了一段非遗传承的青春篇章。从懵懂孩童到能完整演绎经典剧目的专业学员,她的成长轨迹既是个体艺术生命的绽放,更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结缘川剧 点燃艺术初心之火

“我小时候看过一场戏叫《顶灯》,里面的人物幽默风趣,特别是小花旦,十分俏皮可爱,我觉得她的唱腔和发音很有特色,而且用重庆话非常接地气,让人特别喜欢。”自5岁起,梅桐语就在父母的引导下通过听戏的方式开始接触戏剧,在耳濡目染中对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兴趣驱使她一步步踏入川剧的世界。

在梅桐语的艺术成长道路上,父母的支持犹如明灯指引。他们敏锐地发现了女儿对传统戏曲的热爱与天赋,由于当时本地缺乏专业川剧培训机构,他们便在梅桐语三年级时为其选择了京剧学习这条“曲线救国”之路。这一富有远见的决定不仅让梅桐语系统掌握了戏曲基本功,更在唱念做打等方面打下了扎实基础。

当人和小学引进川剧特色课程,并特邀重庆市川剧院名家驻校指导时,梅桐语凭借扎实的京剧功底迅速崭露头角。五年级时,她已能娴熟运用跨剧种的艺术积淀,在全国性赛事中屡获殊荣,实现了从京剧小学员到川剧新秀的华丽转身。

梅桐语获奖证书。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绽放光彩 照亮非遗传承之路

提起自己的成长,梅桐语认为人和小学的川剧课程为她学习川剧提供了不少帮助。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人和小学大力传承和弘扬非遗,多次邀请非遗名家进校指导,开设川剧特色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戏曲展演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了浓厚的非遗学习氛围。

在人和小学,梅桐语不仅接受了来自重庆川剧院专家的川剧指导,还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川剧展演活动。这些经历不仅锤炼了她的舞台表现力,更让她深刻领悟到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去年,梅桐语和人和小学的小伙伴们站上了更大的舞台,在第五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展示活动暨“亚冬会”青少年主题人文交流活动中,他们用精彩的川剧变脸和铿锵的川腔唱段,向全国观众和国际友人展现了巴渝文化的深厚底蕴,赢得了阵阵掌声与赞誉。

梅桐语登台表演。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学校搭建的平台让我与川剧连接起来,让我这个普通的小学生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梅桐语已经考入了重庆市川剧院,成为一名正式的川剧演员,并从五年级跳级到初一继续学习。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她多年来坚持学习川剧的最好回报。

在川剧院里,梅桐语将继续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川剧技艺,为传承和推广川剧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谈到自己未来的计划时,梅桐语表示:“未来我会投身川剧事业,并且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川剧。”

梅桐语接受专业训练。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从人和小学的川剧课堂到重庆市川剧院的专业舞台,这条用热爱与坚持铺就的艺术之路,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在非遗传承中的育人智慧。当越来越多的“梅桐语”在这里获得专业培养、登上更广阔的舞台,川剧这门古老艺术便拥有了最生动的传承方式——它既是课堂上的唱念做打,也是学校特邀名家指导时的倾囊相授,更是孩子们心中扎根的文化种子。人和小学以深厚的教育情怀,为传统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让川剧艺术的薪火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