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手拓印非遗印记匠心守护武陵文脉!武陵风小记者非遗探秘行动纪实-华龙网

稚手拓印非遗印记匠心守护武陵文脉!武陵风小记者非遗探秘行动纪实

2025-06-23 16:38:4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辛清清 实习生 周巧怡)6月21日上午,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非遗传承中心迎来一群特殊的探访者。22名“武陵风”小记者带着好奇与纸笔,开启了一场以“探访竹编经纬密码·解码年画吉祥语言”为主题的文化寻根之旅。他们用童真的眼睛与敏锐的笔触,深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亲身感受土家族、苗族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活动现场。武陵风小记者站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篾条经纬解码山民智慧 墨版拓印唤醒千年祝福

活动伊始,小记者们集体参观了涵盖蜀绣、木雕、陶艺、西兰卡普、漆艺、茶艺等八大非遗工作室,对武陵山区丰富的非遗宝库有了全景式认知。

在竹编工坊,篾条在小记者手中略显生涩地穿梭。竹编工作室助教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每一条篾的厚薄、每一次编织的松紧,都是祖辈传下的密码。”小记者们屏息凝神,尝试将柔韧的竹丝交织成简单的纹样,在经纬交错间,触摸到的是山民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与坚韧品格。

小记者们体验竹编技艺。武陵风小记者站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木版年画工作坊内墨香浮动。小记者们亲手铺纸、蘸墨、拓印。当鲜亮的“门神”或“连年有余”图案跃然纸上,年画工作室助教揭示其中奥妙:“这一笔牡丹象征富贵,那条鲤鱼代表吉庆有余。年画,是我们对美好生活最直白的祈愿书。”古老版画承载的吉祥寓意,在孩子们一次次拓印中变得鲜活可感。

小记者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习木版年画。武陵风小记者站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童言妙问激活非遗密码 巧手新裁续写千年文脉

在充满童趣与匠心的“小记者新闻发布会”现场,稚嫩的提问与智慧的回答交织成动人的乐章。小记者们举起的小手如同破土的新芽,“怎么让年画变得像动画片一样有趣?”“老手艺能变成我们书包上的挂件吗?”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疑问,恰恰揭示了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命题。非遗工作室的老师们以现代设计的年画文创、竹编技艺在智能配件中的创新应用解答了小记者们的疑问。

小记者们采访专家。武陵风小记者站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在非遗传承的实践场域中,小记者们通过亲身体验竹编与木版年画技艺,实现了从文化观察者到传承参与者的身份转变。这些具象化的实践过程,正在以最生动的方式完成文化基因的代际传递。青少年以创新思维为非遗注入时代活力,非遗工作室则通过技艺展示搭建文化桥梁,这种双向互动不仅使武陵山区的文化记忆以创新形式融入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更通过实践教育培养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与传承自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探索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