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梦与路】优秀校友报道(68)邹露星:代码跨界,逐梦蓝天的破界者
2025-06-24 14:53:05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编者按:
他们的梦想,或大或小,却始终如一。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一直心系母校。他们的年龄,老少不一,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原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用文字记录梦想,用镜头定格感动。我们一路追寻梦想启航的脚步,记录那些年,感动的人、难忘的事,一起寻找“重工大”文脉的延续、“重工大”精神的传承。

第1眼TV-华龙网讯(韦燕 实习生 宋佳欣)在科技跨界融合的浪潮中,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友邹露星以代码为翼,书写了一段从软件工程师到载人航空器研发领军者的破界传奇。
这位2012级软件专业毕业生,带着“代码定义一切”的信念,从电商创业跨界航空领域,用软件思维破解适航认证、链路设计等技术壁垒,主导研发ZG-ONE多旋翼、ZG-T6倾转旋翼载人航空器,推动中国低空经济技术突破。

代码少年的重工大“变形记”
从C语言到《小星星》的跨界启蒙
2012年,当邹露星揣着高中老师的C语言笔记踏入重工大时,这个重庆荣昌少年不会想到,未来自己会成为载人航空器研发的领军者。“那时候觉得程序员很‘神秘’,敲代码就像在解一道无限延伸的谜题。”抱着对“神秘编程”的向往,他一头扎进软件专业的学习,却在实验室的深夜灯光里,悄悄埋下了跨界的伏笔。
与多数“宅”在实验室的技术男不同,邹露星的校园时光充满了“矛盾感”:白天在实训室敲代码,晚上在宿舍组“乐队”。室友们记得,他抱着吉他啃《小星星》和弦的样子——左手按弦的姿势像在敲击键盘,右手拨弦的节奏如同调试代码。“别人练琴是为了文艺,他是为了‘治’内向。”回忆起这段时光,邹露星笑着说,正是这段“不务正业”的音乐实验,让他从不敢当众说话的少年,变成了能在社团舞台领唱的“社交达人”。

从电商老板到“空中极客”
一场被好奇心点燃的跨界革命
2019年,创业做电商的邹露星偶然听说“载人飞行器”,眼中瞬间亮起“代码之外的星辰”。当时的他,正处于电商创业的关键时期,但内心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却难以抑制。“飞行器是未来,而代码是连接未来的语言”,这个大胆的判断让他毅然关掉电商公司,以“航空新人”的身份重启人生。
非科班出身的短板,让邹露星初入航空领域时举步维艰。“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连适航规章里的术语都看不懂。”但重工大培养的“务实专注”派上了用场:他把自己当作“人形编译器”,逐字啃读CAAC、FAA等适航标准,用思维导图梳理数百条规章条款,甚至把DO-178C机载软件标准当作“代码文档”来拆解。
在ZG-ONE多旋翼研发中,他遭遇了首个重大挑战——链路适航性难题。“传统民航的链路标准无法直接套用,我们像debug一样,先定位‘bug’是重量限制还是信号稳定性,再逐行‘调试’方案。”那场从下午持续到深夜的头脑风暴,他带着团队梳理了23份国内外技术文档,最终提出“轻量化加密算法+冗余链路设计”方案,被局方评价为“eVTOL适航的突破性思路”。

软件思维碰撞航空工业
从多旋翼到倾转旋翼的代码远征
2023年9月的首飞时刻,当他看着自己参与研发的航空器腾空而起,这个曾在宿舍吹笛子的少年突然读懂了“代码的重量”——那些在屏幕前敲下的每一行指令,此刻都化作托举梦想的机翼。“原来代码不仅能定义屏幕里的世界,还能定义天空的边界。”这一刻,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不仅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也为一款载人安全飞行的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邹露星还担任了ZG-ONE的软件、硬件适航负责人。适航认证是确保飞行安全的关键,也是所有民用类飞机必须要过的门槛。与纯粹的研发不同,适航认证对研发过程要求更为严格,航空产品是以适航认证为导向,追求的是在预期环境下的绝对安全。机载软硬件一般是按照DO-178C、DO-254的研制过程保证进行开发,覆盖需求、计划、研发、测试等几十个目标,过程十分严格。
如今,邹露星同时也是ZG-T6倾转旋翼载人航空器相同系统(航电、地面站、链路)的研发负责人。从多旋翼到更复杂的倾转旋翼,技术挑战实现了全面升级。倾转旋翼用于UOM场景是一种交通工具,定位于高端商务机,国内外一般多旋翼载2人安全性目标一般为1E-7 DAL C,倾转旋翼载5-6人至少为1E-8 DAL B,有效载荷、尺寸、功能、安全性目标都比多旋翼大了非常多。目前,团队重点还是在ZG-ONE的适航认证上,同时也在为ZG-T6取证积攒经验,计划ZG-T6在2028年取证完成。
谈及中国eVTOL产业,邹露星眼中闪烁着当年写代码时的光芒:“我们在电控、电池等领域已领先全球,2030年封闭场景运营,2035年城际飞行——这不是科幻,重工大教会我们‘动手改变世界’,而航空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可以飞得更高。”
校友档案:
邹露星,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原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软件301班校友,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核心研发负责人,主导ZG-ONE多旋翼、ZG-T6倾转旋翼载人航空器航电、地面站及链路系统研发,深度参与多旋翼适航标准制定,以“软件+航空”跨界思维推动中国低空经济技术突破。
责任编辑:姚辉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