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乘高铁去酉阳丨这个假期,到桃花源探寻“诗与远方”
2025-06-25 15:45:2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赵舒婷)渝厦高铁重庆段即将通车。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将彻底改变武陵山区的区位格局。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关键节点,它不仅能极大缩短重庆中心城区到渝东南区县的车程时间,更通过交通网络的联动效应,让酉阳那些藏在深山里的文旅景点真正实现“快进慢游”——从重庆中心城区坐高铁到彭水西站或黔江站后,再经渝湘高速、渝湘复线高速等立体交通,1小时内就能抵达酉阳的核心景区。
当高铁的轰鸣声掠过武陵山的层峦叠嶂,那些曾因交通不便“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景点,正进入更多游客的旅行清单。

云端草原 菖蒲盖旅游度假区
海拔1200-1500米的菖蒲盖,被称作“江南的鄂尔多斯”“重庆的川西大草原”。这里万亩高山草原顺着山势起伏,像一块巨大的绿毯铺展开来;翻涌的云海时而漫过草甸,时而绕着山梁,把天地染成流动的水墨画。作为国家级赏星基地,夜幕降临时,菖蒲盖银河如瀑倾泻,星子落满草甸,早已成为川渝地区热门的“星空打卡地”。

红色记忆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完整保留着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红二六军团会师大会会址等56处革命遗迹。1934年贺龙、关向应率红三军来到南腰界,在此建立的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十大政纲”石刻、红军医院等鲜活的革命记忆。走在青石板路上,仿佛还能听见红军大学遗址的琅琅书声;“十大政纲”的宣言穿越风雨,在高铁带来的人潮中,继续讲述着老区人民的革命情怀。

苗韵活态 石泉古苗寨
阿蓬江畔的苍岭镇,有座石泉古苗寨。500余年的吊脚楼群与古树、梯田、翠竹交织,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生态画卷。全寨140余户石姓苗族至今保留着苗家火铺、三脚鼎罐等传统生活场景,堂屋祭祀、苗绣技艺等文化符号在日常起居中自然传承。这里没有刻意编排的“民俗表演”,只有延续了数百年的生活场景——每一片青瓦、每一道木梁,都是苗文化最鲜活的注脚。

四季诗画 千氹田梯田
春归,千氹田金黄的油菜花海从山脚漫到山梁,像给梯田镀上一层流动的阳光;夏至,镜面般的水田倒映着云影天光,风过处碎成满田星子;秋来,稻浪翻涌如金毯铺展,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冬降,雪覆层叠似素绢垂落,田埂勾勒出简洁的水墨线条。无论哪个季节来,这里都是一卷山水田园诗。
烟火古韵 铜鼓镇兴隆村
铜鼓河沿岸的兴隆村,20亩荷塘在夏日舒展,粉白的荷花渐次绽放,池边垂钓的游客与戏莲的锦鲤相映成趣。沿铜鼓河铺展的田园更似打翻的调色盘——春赏油菜金浪翻滚,夏沐河风蝉鸣悠扬,秋观稻浪铺就大地锦,冬品雪覆村舍如画。四季流转间,这里既有自然奇趣的灵动,更有岁月沉淀的厚重。
当渝厦高铁的轰鸣撞破武陵山的寂静,那些藏在山水间的诗意与远方,正沿着铁轨的方向,从“向往之地”变为“可及之景”。这条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游客的增加,更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依托高铁的便利,酉阳的乡村旅游正翻开更精彩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董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