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100%放心!抗体检测——防护狂犬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华龙网

接种疫苗≠100%放心!抗体检测——防护狂犬病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5-06-25 20:10:45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狂犬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在高达99%的人类狂犬病病例中,狗是病毒传播的罪魁祸首。5至14岁的儿童往往成为受害者。

狂犬病可以感染包括狗、猫、牲畜和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哺乳动物。

狂犬病通过咬伤、抓伤或直接接触粘膜(如眼睛、口腔或开放性伤口)传播给人和动物,通常经由唾液传播。狂犬病毒无论感染动物还是人类,一旦发病,死亡率近乎100%,且狂犬病至今只能预防,不能治疗,全球范围内尚无公认的治疗成功案例。

图片11

被咬后第一件事:科学处理伤口

正确处理流程如下:1.用肥皂水/弱碱性清洁剂+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

2.碘伏消毒,避免使用酒刺激伤口;

3.越早就医越好,及时评估暴露级别、启动疫苗接种流程

重庆松山医院急救部已开设“犬伤门诊”,提供24小时诊疗服务。

疫苗接种:打得及时很重要

医生根据暴露程度分级,需采取不同处理:

Ⅰ级:被舔舐完整皮肤→冲洗,观察动物,无需打疫苗;

Ⅱ级:被轻咬、抓伤无出血→冲洗+疫苗;

Ⅲ级:出血伤口、开放创面、黏膜接触→冲洗+疫苗+免疫球蛋白(7天内)

疫苗严格按照这两种接种程序:

“五针法”:0、3、7、14、28天各打一针

“2-1-1法”:当天2针,7、21天各1针

注意:孕妇、儿童、老年人、免疫低下者都必须全程接种,无禁忌!

抗体检测:打了疫苗≠一定免疫

并不是每个人打完疫苗都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有人因为免疫差、接种时间久、体质特殊,体内抗体可能不足。这意味着——你以为你有保护力,但其实没有。

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理工作规范(2023年版)》,《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共同推荐。

22

谁需要做“狂犬中和抗体检测”?

1.头面部、唇部,颈部的多处或严重咬伤、撕裂伤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者;

2.被狂犬或高度怀疑狂犬所伤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者,一犬伤多人的患者;

3.接种狂犬病疫苗的T/B细胞免疫缺陷者,艾滋病、白血病、癌症、器官移植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类、他克莫司、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的人群;

4.没有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者,没有按规范预防处置者;

5.狂犬病高风险暴露者,如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患者的工作人员、兽医、动物收容机构工作人员、接触野生动物的研究人员、荒野地质工作者、猎人、野外旅行探险者等;

6.狂犬病恐惧症患者(焦虑、抑郁等);

7.多次狂犬病暴露者;

8.60岁以上的狂犬病暴露患者;

9.接种狂犬病疫苗时有未稳定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或急性疾病者;

10.接种狂犬病疫苗时有使用、吸食国家违禁药品者;

11.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自愿了解自身免疫效果者;

12.因纠纷需要医学检测结果判断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免疫效果者。

检测方法与时间

检测名称: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RFFIT推荐方法)检测时间:完成最后一针免疫接种,即可抽血检测抗体。是否需要空腹:无禁忌,不受饮食干扰检测周期:4-5个工作日出报告若抗体<0.5 IU/mL:建议补种1~2针疫苗并重新检测

狂犬病不是高发病,却是一旦发作就100%致死的病。提高全民意识,发生犬伤要做到三点:科学处理伤口;及时规范接种;检测是否有抗体。

(通讯员:重庆松山医院检验科罗念)

责任编辑:吴瑞雪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