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经济”开辟巴南文旅新赛道-华龙网

“演唱会经济”开辟巴南文旅新赛道

2025-06-27 06:30:22 来源: 巴南日报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个人的名字火遍巴南。6月21日至22日,刀郎,带着他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巡回演唱会,在巴南华熙LIVE·鱼洞场馆盛大开唱。这场万众期待的音乐盛宴不仅为歌迷带来了一场难忘的视听享受,更如同一股强劲的暖流,诠释了文化厚度与城市温度的深度融合。

演唱会期间,华熙商业总销售额达321.68万元,环比增长113%;周边餐饮日均营业额同比增长177%,环比增长142%……这是音乐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既印证了“因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带来的人气与流量,也为长江之滨的巴南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人气“狂飙”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

“太嗨了,现场氛围非常好!”“这么多人一起K歌,很震撼!”连日来,尽管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重庆站已经结束,但大家耳畔依然被《2002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西海情歌》等一首首金曲环绕。

6月21日晚,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重庆站唱响,华熙LIVE·鱼洞场馆被热情彻底点燃,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许多歌迷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怀揣着对刀郎音乐的热爱,早早来到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其实,演唱会的火爆程度从开售那一刻就显现出来。自巡演启动以来,刀郎的每一场演唱会门票都销售火爆。重庆站也不例外,门票在开售当天即被一抢而空。

已过不惑之年的厦门人老李,是刀郎的资深歌迷,“刀郎的歌曲常描绘出人生的酸甜苦辣,自然吸引了无数想要共鸣的心灵,为人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我跟随刀郎的演唱会跑了七八个城市,巴南这次的氛围特别好,点赞!”

双向奔赴

场内场外“多点开花”

“我是第一次来巴南,感觉这座城市很温暖,对粉丝太友好了。” “虽然我没有抢到演唱会的门票,但参加场外的活动也很快乐。” “居然还有免费的爱心车队送我们去看演唱会,太爽了!”……刀郎演唱会开始后,在各社交平台,与演唱会相关的短视频、直播中,总能看到天南地北的网友们隔空发送的赞美。

为服务好八方来客,巴南区围绕景区、餐饮、商超、公共交通等消费场景,做足充分准备,开启“宠粉”模式。

针对没有买到门票的歌迷,巴南区精心设置演唱会第二现场:A区位于华熙LIVE·鱼洞·体育场、酒吧街及周边区域,通过搭建欢乐区域,让歌迷们在外场也能感受演唱会的热烈氛围;B区设在龙洲湾商街,结合全市文旅消费季活动,打造了集美食体验、非遗展示、购物休闲、演艺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消费场景,让歌迷们品尝“舌尖上的巴南味道”。

同时,巴南区还实施分级交通管制,设置志愿者服务驿站,精心组织志愿者、爱心车辆在各大交通枢纽提供接驳服务;组织歌迷开展南温泉、重庆汉海海洋公园、云林天乡、东温泉、巴南博物馆等特色景点打卡活动,并同步推出两条主题旅游线路,解锁巴南多元玩法。此外,不少热心市民自发贴心准备饮品,让歌迷们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

当演唱会延伸为全民参与的城市嘉年华,巴南区既以精细化服务展现了城市的温度与包容,又接住了“大流量”引发的“大消费”。演唱会期间,巴南区推出“唱着山歌吃火锅”“吃在巴南直播大赛”等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让巴南的酒店、餐饮行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万达及华熙商圈周边的酒店几乎全部订满,餐饮行业更是呈现“一桌难订”的火爆局面。

文旅融合

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这场演唱会,让全国观众重新认识了这座既有巴渝历史文化又有潮流范儿的滨江城市。”这是一名网友的评论。

演唱会落幕之际,巴南区各有关部门已启动“演唱会+”长效计划,这背后是对“流量经济”的深刻认知。2024年,巴南区成功举办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41场,带动消费4.8亿元,预计今年举办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将超过50场次,年客流量有望突破1000万人次,形成稳定的“赛演经济”生态。

此次刀郎演唱会的成功,不仅验证了“音乐+文旅”模式的可行性,更是巴南区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华丽转身的鲜明注脚。

“每次演艺活动的举办,我们都会配套推出相应的文旅政策,比如‘看演出游巴南’、赛事演艺消费优惠包等活动,希望大家在巴南听得开心、玩得开心。”区文化旅游委有关负责人说,“演艺+旅游”的组合,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通过歌手、观众的直接或间接推介,对城市品牌的塑造和知名度的提升作用巨大,有力助推了城市文旅发展。

下阶段,巴南区将按照“依托华熙、文体融合、强链补短、拉动消费”总体思路,进一步深化“赛事IP+文创衍生”产业链,做靓“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西部大型赛事和演艺高地,推动全区赛事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记者 袁启芳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