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民企·九龙实践丨九龙坡“企业无扰日”折射出的制度温度-华龙网

法润民企·九龙实践丨九龙坡“企业无扰日”折射出的制度温度

2025-06-27 22:52:07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核心提示: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施行,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法治化新阶段。九龙坡区是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发源地之一,民营经济目前已占全区经济“半壁江山”,处于全市领跑位置。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这部民营经济“护航法”的精神已悄然融入发展血脉,第1眼TV-华龙网特别策划《法润民企·九龙实践》系列报道,深度解读九龙坡区以创新为矛、以法治为盾,大力培育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力举措,记录重庆努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5月20日正式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强化了对于行政执法的监督,坚决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行政机关开展执法活动应避免或者减少对民营经济组织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并对其合理、合法诉求及时响应、处置。

在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首屈一指的九龙坡区,推行着一项涉企事项“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工作制度,将每月8日至23日设定为“企业无扰日”,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每月16天“无扰”,折射出九龙坡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温度。

企业无扰

企业家的问题推动了制度建立

近年来,九龙坡区建立全市首个亲清政商关系政企交流平台——“九久满意·亲清联盟”(以下简称“亲清联盟”),成为政府和企业间畅通交流的重要渠道。

在亲清联盟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一名企业家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现在政府各部门的检查怎么这么多?”该企业家说:“同一个问题经常有不同的部门来检查,企业要花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成本来应对各种检查,有时候喊我们报企业用工需求这些信息,确实是为了企业发展好,但是同一通知存在街道、部门都在发的问题,多头联系企业,无形间增加了我们的负担。”

这名企业家提到的问题并不是个例,企业经常通过不同渠道反映这个难题。鉴于此,亲清联盟值班人员将这条问题转办给了九龙坡区纪委监委。

九龙坡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随即开展涉企执法检查情况调研,分析查找出严重困扰企业的随意检查、重复检查、频繁检查等5大类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并就推动优化涉企执法检查措施提出建议。

在九龙坡区委的统筹部署下,由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先后召集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生态环境局等执法部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进行多次专题研究和座谈,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建议,最终形成《重庆市九龙坡区涉企事项“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工作制度(试行)》,经区委、区政府审议后印发。

该制度以“创新服务理念,强化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务实服务”为宗旨,以转变行政执法检查“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为切入口,构建 “四”个“无事不扰”的明确规定,三个“有事必到”的“务实举措”和三个“动真格”的“监督机制”,即为营商环境“四三三”工作制度。

数字赋能

16天“静默期”实时在线监管

“企业无扰日”为企业减了负,可如何保障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安全生产、污染防治等执法检查工作职责?

“减少现场监管不是放任,而是利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实时在线监管。”九龙坡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划定16天的执法检查“静默期”,不是不检查、弱检查,而是充分发挥数字重庆建设成果,将线下的执法检查转变成线上的执法检查,让执法检查更精准、过程更无感。

以生态环境检查为例,该区生态环境局持续完善“数字生态大脑”建设,不断拓展污染源感知点。

“我们是九龙坡区环境风险类重点监管企业,成立24年来对此一直抓得很紧。”一家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在重庆生产基地的负责人李先生说,随着城市的发展,该企业周边陆续新建了居民小区,群众对公司的环境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群众有诉求,执法部门肯定要调查回应。”李先生翻开旧台账,手指划过密密麻麻的记录说,“过去,生态环境部门经常来企业排查环境风险隐患,调查群众反馈的问题,每年还有例行的‘双随机’抽查。岁末年关之时,近10个部门轮番上阵,各类执法检查只多不少。”

随着九龙坡区涉企事项“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等工作制度的落实,该企业明显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变化。

“我们公司设置了视频监控系统,在企业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布设了7个摄像头,接入全区‘数字生态大脑’,生态环保部门可实时调阅、远程监督企业的危险废物进出库情况。”李先生介绍说。

九龙坡区生态环境部门对该企业烘干线和污染治理设施安装了智能工况监控设备,将生产线和污染治理设施的电流、电压进行对比,实时掌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生故障或人为关停,系统会第一时间向生态环境部门发出预警。

这种数字化监管模式,让监管效率大大提升,也让企业将重心从迎检转移到生产中来。

每月16个“无扰日”,给企业留足了空间,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城市的发展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九龙坡区集聚民营经济经营主体22.7万户、新设民营经济经营主体3.6万户,均居全市第一。

码上报备

优化制度倒逼精准监管

任何制度,三分部署,七分落实。九龙坡区在设立“企业无扰日”的同时,也加大对其他时间段涉企检查的监管力度。只有落实好措施、防范好风险,好的制度才不会沦为“一纸空文”。

为了确保“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工作制度落到落实,九龙坡区纪委监委依托优化营商环境“码上”监督平台,搭建涉企执法检查“码上”报备功能板块,要求各行政执法单位入企执法检查提前报备、亮码进企。

 “码上”监督平台一头连着行政执法单位、一头连着全区重点企业,区纪委监委可以随时调取后台数据,什么单位、什么人员、什么时间、到哪个企业、检查什么事项一清二楚,有效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和随意检查,压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生空间。

数据显示,“码上”监督平台运行以来,共收到涉企执法检查报备信息1300余条,“企业无扰日”执行率达84%。

“这不是简单限制检查,而是倒逼精准监管。”有关学者认为,九龙坡84%的检查移至平日,实质是执法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在集中时段联合执法,单次检查可覆盖多部门事项,企业迎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都会大幅降低。”

下一步,九龙坡区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键之举、提升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作为重中之重、促进民企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 李佳妮

责任编辑:王婷婷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