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委政法委改革创新筑牢执法司法监督防线的生动实践-华龙网

长寿区委政法委改革创新筑牢执法司法监督防线的生动实践

2025-06-28 21:40:18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近年来,长寿区委政法委以“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直面基层执法司法监督的沉疴痼疾,通过制度创新、力量整合、机制协同,走出了一条提升监督质效的改革之路,为基层政法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长期以来,人员短缺、专业不足、问责乏力三大难题,成为制约基层执法监督效能的“拦路虎”。长寿区委政法委破局攻坚,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围绕“法定性、专业性、精准性、权威性”四大目标,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监督体系。

完善制度体系,让监督有章可循

制度是监督的“筋骨”。长寿区制定《执法检查工作实施细则》等4项规范性文件,像一把“标尺”,明确了法院8类、检察院6类、公安局7类、司法局4类监督重点,将监督对象、范围、手段和边界一一框定。同时,建立“年度计划+清单管理”机制,每年初科学制定执法检查和案件评查计划,细化从立项、检查到整改的全流程规范,推动监督工作从“应急式”向“制度化”转变。

整合专业力量,为监督注入“硬核”支撑

专业是监督的“底气”。长寿区广纳贤才,组建起“三位一体”的监督队伍:从政法系统、人大政协、高校院所选拔43名精英,成立执法监督员库;与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合作,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打破部门壁垒,抽调多单位业务骨干,成立多个跨执法检查组。三方力量优势互补,让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为监督工作装上“智慧大脑”。

创新监督模式,实现精准“靶向治疗”

精准是监督的“生命线”。长寿区建立“季度会商+跟班进驻”机制,与纪委监委、政法单位派驻纪检组定期分析涉法涉诉信访和投诉举报数据,精准捕捉执法司法中的“病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法院终本执行、检察院未检工作等领域,开展为期1个月的“沉浸式”检查,像“解剖麻雀”般深挖问题根源。检查结束后,形成问题清单并跟踪整改,确保“发现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

强化协同联动,构建监督“闭环生态”

协同是监督的“关键链”。长寿区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执法监督与法律监督衔接机制,将疑难案件移交检察院复核;与纪检监察机关建立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对违纪违法问题“一查到底”;区委常委会每半年专题听取政法队伍建设汇报,从顶层强化党对监督工作的领导。通过内外联动、上下贯通,形成了“发现问题—移交线索—督促整改—跟踪问效”的监督闭环。

改革成效彰显,释放监督新效能

改革带来的变化立竿见影。2024年,长寿区通过专项执法检查,评查案件2300余件,征集群众意见216条,发现瑕疵案件457件、存疑涉案车辆107辆,推动政法单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14项。更值得一提的是,监督权威显著提升:16件重点案件移交检察院启动法律监督,区法院、区公安局对多名涉事干警严肃问责,并调整相应工作岗位,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现在每一个问题都必须‘见底清零’,大家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明显增强!”一位政法干警感慨道。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攀升,许多长期积压的涉法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024年,长寿区群众安全感民调指数达到99.29%,排名全市第二,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了百姓心坎。

2025年初,长寿区委政法委还制定出执法监督工作计划:4月30日前,优化完善多项制度并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5月30日前,建立协作及衔接机制等;紧随其后直到年底陆续开展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专项执法检查,启动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排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形成一套完整的执法监督机制。

长寿区委政法委的实践证明,只有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专业力量为支撑、以协同联动为保障,才能破解执法司法监督难题。这条改革之路,不仅筑牢了法治防线,更成为推动政法系统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催化剂”,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而深刻的启示。

 

责任编辑:姚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