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空间具象化探史追源:做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数字小侠”-华龙网

在数字空间具象化探史追源:做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数字小侠”

2025-07-03 09:41:1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杜鹤淦 张思圆)为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厚植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培育其志气、骨气、底气,7月1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数字媒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建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 “小灯塔” 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学府社区,以 “技术具身探 ‘三气’,精神具象强 ‘三气’” 为主题,巧妙运用VR技术打造了一场具象化的 “行走中的思政课”,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精神洗礼。

1111
“小灯塔”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学府社区合影。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在虚拟空间中探寻“气”的表象

活动伊始,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杜鹤淦为现场的大中小学生精心布置了“在虚拟空间中寻‘气’”的主题任务——寻找《红军师长陈树湘》的油画。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青少年们依次佩戴VR眼镜,瞬间化身“时空探访者”。他们凭借交互式操作,置身于高度还原的虚拟湘江战役纪念馆中,眼前是湘江战役的壮烈场景,他们仔细寻找陈树湘“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勇画面。在场大中小学生在虚拟与现实交织中,具象化感悟革命先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与崇高的气节。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杜鹤淦在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学府社区与在场大中小学生进行交流。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在党史故事中探寻“气”的源头

杜鹤淦老师以红军师长陈树湘的英雄事迹为切入点,以史为线,串联起从红军长征的坚韧不拔、抗日战争的英勇无畏,到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新时代的奋进历程。他巧妙地将历史典故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担当过渡到“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时代使命,声情并茂地为“数字小侠”训练营的青少年们深入讲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深刻内涵,激励青少年在技术发展的浪潮中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222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杜鹤淦在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学府社区讲授“行走中的思政课”。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在技术赋能中激活“气”的传承

课程临近尾声,杜鹤淦老师引导在场的大中小学生带着对志气、骨气、底气的深刻理解,再次切换视角至虚拟技术复原的历史场景。从红军长征途中穿越茫茫沼泽草地,到翻越风雪弥漫的雪山,青少年们仿佛亲身经历红军战士深陷草地时的艰难跋涉,与受伤的战友相互搀扶翻越雪山。这种“场景体验+理论传授”的创新教学模式,成功实现了从抽象理论到具象感知的跃迁。

一位名叫陈一心的“数字小侠”在体验红军过草地、爬雪山场景后,眼中含泪激动地说道:“我仿佛真的和红军叔叔们一起经历了那些艰难时刻,他们太勇敢了,我由衷地敬佩他们。”志愿者罗小芳也深有感触地说道:“VR 技术让抽象的志气、骨气、底气变得更加具象化,我们所‘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事件本身,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数字媒体学院团总支书记吴艾佳指出:“运用VR技术展现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创新之举,也是将抽象化理论转化为具象化表达的有力探索。”

1
杜鹤淦老师在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学府社区指导“数字小侠”寻找《红军师长陈树湘》油画。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444
志愿者在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学府社区带领“数字小侠”在数字空间感悟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本次活动深度融合“思政+技术”“虚拟+现实”的创新形式,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转化为可感、可视、可触的具象化体验,让青少年在具象化的体验中深入读懂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进一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