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渍祛除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纤维材料、不同污渍,采用不同的去污剂进行除渍。
1.沾上污渍尽可能及时的去除,服装面料沾上污渍后,要及时祛除,时间过长,污渍会渗透到纤维内部与纤维牢固的结合,甚至会发生化学反应,以致不能祛除。
2.不同类型的污渍采取不同的措施,同一种污渍在不同的服装面料上,选用的去污剂和方法各不相同,要根据污渍的性质和服装面料的种类,选用适当的去污方法和去污剂。
3.不同的种类的服装面料采取不同的措施,某些去污剂对部分纤维或者色泽有损,需先了解服装面料的纤维成分,在选用合适的除渍剂和方法。
4.动作要轻快,切忌剧烈硬刷,去污时动作要轻快,由污渍外围向中心擦拭,以防污渍扩散。
污渍祛除的一般方法
不同的服装面料应采用不同的去污方法,目前污渍去除的主要方法有喷射法、浸泡法、擦拭法和吸收法。
喷射法
利用喷射枪喷射力的作用,去除水溶性污渍的方法。适用于结构紧密、承受能力强的服装面料。
浸泡法
利用化学药品或者去污剂与服装面料上的污渍有充分的反应时间,以达到去除污渍的方法。适用于污渍与服装面料结合紧密,而且污渍面积较大的服装面料。
擦拭法
利用刷子或者干净的白布等工具,对于污渍擦拭以去除污渍的方法。适用于污渍渗透较浅或者较易去渍的服装面料。
吸收法
对于服装面料上的污渍注入去污剂后,待其溶解,然后再用棉花吸收被去除的污渍的方法。适用于质地精细、结构疏松,而且易脱色的服装面料。
污渍去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安全:汽油、酒精、松节油等为易燃品,使用和存放时要远离火种。草酸要注意防毒,有机去污剂在使用后要加盖密封,以防挥发。
2.注意去污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强酸会使棉、麻、黏胶纤维等服装面料炭化,应该注意掌握浓度、温度和时间。丝、毛纤维服装面料不用氨水或者碱水除渍,必要时浓度一定要低,操作要快。用有机溶剂去除化学纤维服装面料上的污渍时,要防止服装面料溶解而导致破损。染色与印花面料,要防止褪色与搭色现象。
常见污渍的去除方法
纤维材料表面防污加工方法
对于纤维材料来说,去除其表面的污垢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积极的防污,防止污垢在纤维材料表面形成,即利用物理化学改性的方法,降低纤维材料的表面能,赋予纤维材料一定的抗污性;另一种是被动的防污,可利用洗涤的方法去除纤维材料表面存在的污垢,即易去污,它是利用改性的方法提高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能使污垢容易被水洗除。
1. 拒油整理:拒油整理的物理基础,就是使被处理的纤维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主要是由-CH3基团组成的表面涂覆一层薄膜,引进表面自由能很低的-CH3,使纤维材料表面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当液体的临界表面张力大于纤维材料表面的张力时,就不会润湿该表面,从而表现为防油防污性能。
2. 易去污整理:这类整理方法主要适用于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整理,每当无法提高纤维材料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的防污性时,只能使污垢变得易脱落、易洗涤。属于这类整理剂的种类很多,在含有聚酯纤维的织物上应用较多的主要有聚环氧乙烷共聚物和丙烯系共聚物两类。
纤维材料自清洁改性加工的方法
1. 光催化:目前,已有在化纤、棉、麻毛纤维及其织物上负载光催化剂(光触媒),制成运动衫、制服、被和褥、地毯或者装饰用纤维制品等,使其产生自清洁性能。
a. 纤维改性:其中熔融纺丝法研究较多,即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均匀掺入聚合物本体,再经过熔纺工艺得到纤维,如加入屏蔽型光触媒后制备聚酯共混纤维,或通过共混湿法纺丝,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复配的陶瓷粉纳米材料与粘胶纺丝液共混纺丝,制成抗菌自清洁功能粘胶纤维等。
b. 织物整理:将干燥细化的光触媒粉体先分散,再浸轧、涂布于织物上,或者将光触媒的制备和整理连续进行,即分散负载法和原位复合法。分散负载法的关键是制备均匀稳定的纳米整理液,并实现纳米粒子与纤维之间的牢度结合,赋予织物耐久的功能性;原位复合法要求制备的二氧化钛分散性良好且粒度较为均一,能与织物纤维牢固结合,如制备适用的溶胶,直接对天然纤维织物进行整理。
2. 碳纳米管:类似于荷叶结构的纺织品已通过纳米管被巧妙地仿制出来了,这种碳纳米管用于构造类似于荷叶的结构体,并通过其特性开发了洗水传导纺织品。
3. 金属氧化物:纺织品经氧化锌浸蘸、金属氧化物溶液处理,再经热处理便可使表面光洁度达到纳米计量的程度。经防水处理后,这种纺织品表面便可达到防水和防污的效果,也能起到类似于二氧化钛的效果。
4. 镀银纳米微粒:采用镀银纳米微粒制造的高强度防水层可 用于制造服装和其他特殊纺织品,这类纺织品具有高度的防水防污保洁性能,无需洗涤。这种纳米涂料改善了纺织品的防水性能,其量子尺寸效应为棉的千分之一,却不使棉织物的强度降低。未经处理和处理过的两种纺织品自清洁性能完全不同,前者表面黏附有尘粒,当水滴黏附上后无法自动脱落;而后者表面黏附的尘粒却可由水滴带走因而镀银纳米微粒更具有自清洁性。
5. 氯化物:纤维纺织品上涂覆氯化物可起到极强的杀菌效果,这类氯化物可直接渗入棉织物的内部,起到反复杀毒灭菌的作用。
6. 磁控溅射含氟类纳米膜: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研究者利用等离子沉淀(磁控溅射)技术把聚四氟乙烯材料溅射于纺织材料的表面,并通过工艺参数的调节来控制纺织品表面的粗糙度,进而借助荷叶表面自清洁理论,再纺织材料表面构建预期的梯度结构,使织物表面的接触角达到超疏水的范围,且滚动角很小,从而实现自清洁的目的。
图片来源:东方IC
鸣家简介:杨燕,重庆市九三学社社员、留日博士(人类生活科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国外博士后研究经历,硕士、博士生导师,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教授;国际服饰美学学会会员,日本留学博士协会、服装色彩学会会、衣服学会、家政学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学会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消防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裁判员、重庆市社科专家、重庆科委网络评审专家、重庆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重庆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