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无声”亦能“入心”
2024-04-18 11:17:15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一手横伸,掌心向下,自胸部向下一按;紧接着一手伸拇指,顺时针平行转动一圈,这就是‘安全’的手语……”4月15日,在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有声”特殊群体法律服务创新工作室携手复旦大学普法团队开展了以“校园安全与防恐防暴”为主题的线上手语普法活动。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有声”特殊群体法律服务创新工作室部分师生全程提供在线手语翻译,确保信息无障碍传达。来自内蒙古、四川、西藏等地5所普通学校的健听学生、16所特教学校的听障学生共计2万余人在云端汇聚,共上一堂“无声”的法治课。
“双手微张,在身前划一个大圆,把所有东西包含在里边,表示‘全’。”“举起左手,比示‘1’,再伸出右手,比出一个有缺口的长方形,再把两只手贴在一起,表示‘民’……”在活动首个环节——法律手语推广中,蓝白相间的屏幕里呈现着“全民”一词的文字与图形示意。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有声”特殊群体法律服务创新工作室成员,“手护有你”志愿服务队队长,2022级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的刘志馨在视频通话界面旁侧耐心细致地展示着手语姿势。她就手指动作、掌心朝向、运动路线等技术要领分别展开讲解,共讲授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五个关键字词的手语打法。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二庭的法官助理李河强在进行连线专访时,围绕如何看待恐怖主义和国家安全的密切联系、如何学习掌握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为广大师生支招,并以诉讼实务为例介绍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和重庆经验,旨在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与法律意识。
“此次活动是一次有意义的聋听融合的试点活动。在活动中,大家互动积极,神情专注,交流顺畅,整体效果很好,能参与到提升听障学生法律素养,为宣讲国家安全教育贡献力量的活动中,‘手护有你’志愿服务队倍感荣幸,未来将更加努力,带动更多人学习了解法律手语。”刘志馨说。
据了解,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有声”特殊群体法律服务创新工作室于2021年初成立,主要依托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的教学资源,联合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力量,致力于为听障群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工作室充分发动校内外资源,对接成渝地区实践,不断创新听障群体法律服务形式,打造了一支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手语普法活动。
近年来,团队已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上百场线上线下法律手语普法活动,为听障人士提供法律咨询、代办帮扶、文书撰写、案件代理等法律服务上百次,制作的涵盖20多个主题的系列手语普法短剧在全网播放量超百万次,累计辐射了4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5万多名听障学生。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