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花溪河畔“竹林别墅”是谁的私家花园?

2017-08-17 17:30:00 听新闻

南温泉风景区内的小温泉,有一处名为“竹林别墅”的私家花园,人们因其小巧精致又称它为“小泉”,它背靠仙居山,面临花溪河,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资料来源〡 《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巴南区(序)

主编〡李波

出版〡重庆大学出版社





巴南区位于重庆市城区南部,区内丘陵广布,河流纵横。巴南区的前身是巴县,原辖面积包括现主城区两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区内的南温泉与东温泉自古便是重庆城郊著名的风景区。1926年,重庆市政当局在南泉设置南泉公园事务所,并规划花溪河流域为风景区用地。1939年4月,南泉公园事务所改为公园管理局,在南温泉有计划地修建住宅区,培修风景区,取缔不合格的私人建筑,南温泉所在的花溪河流域成为重庆南郊的重要风景名胜区。景色秀丽的南温泉附近,逐渐形成一个名人公馆聚落区,蒋介石、林森、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曾子唯等一大批社会名流在南温泉附近修建别墅,或小住、或寓居。

△位于南泉附近的林森公馆

较早在南泉附近修建别墅的,是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建于1938年的林森公馆又名“听泉楼”,下临瀑布,声如虎啸,四周苍木环绕,山间曲径通幽。除了听泉楼,林森还在温泉附近专建一座浴室,供平日沐浴所用。

1939年,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孔祥熙看中了听泉楼对面的一片山地,大兴土木,建造“孔园”,无论规模与造型都较听泉楼更胜一筹。孔园配套设施齐全,设有警卫楼、地下室,社会名流时常光顾,地下室中设战时备用大功率电台,可与国内及盟国反法西斯各战区直接联络。

blob.png

△竹林别墅

1938年,中央政治大学研究部由湖南迁来花溪畔的南泉,作为校长的蒋介石、教育长的陈立夫、陈果夫在南泉修建官邸别墅。中央政治大学的前身,是国民党于1927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学校负责北伐期间国民党干部的培训,1929年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在南泉期间的中央政治学校开设有法政、经济、外交、新闻、地政5个系,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培养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蒋介石与陈氏兄弟的别墅位于南温泉风景区内的小温泉,一处名为“竹林别墅”的私家花园,人们因其小巧精致又称它为“小泉”,它背靠仙居山,面临花溪河,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重庆清华中学旧址

1942年,清华中学迁来南泉。清华中学始建于1938年,是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董必武同志关于“在重庆办一所党领导的中学”的指示所创立。因筹办者和主要任课教师均系清华大学校友,首任校长、教育家傅任敢亦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委派,故定名重庆清华中学,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为该校题写“重庆清华”四字。学校建校之初,校址位于今渝北区鸳鸯镇悦来场胡家湾,1942年迁至花溪河畔的土桥,迁校之时,师生们将“重庆清华”四字凿刻于东校门石壁之上,至今尚存。

巴南区现存抗战遗址遗迹14处,其中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抗战遗址主要分布在花溪河流域。


作者简介:李波,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重庆市沙坪坝区旅游局局长,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沙坪坝区高层次人才,组织实施了冯玉祥旧居、郭沫若旧居、张治中旧居的保护性修复工程。主编了《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和《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志》,组织编写了抗战名人在重庆系列丛书……


版权说明.jpg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华龙网”客户端“鸣家”专栏的所有作品,均为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未经“鸣家”栏目或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联系邮箱:602410261@qq.com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