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红色文化润童心 革命精神永传承》-华龙网

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红色文化润童心 革命精神永传承》

2024-11-19 11:44:1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一、研学视频

二、研学背景

(一)研学地点介绍

⒈中共綦江支部旧址

中共綦江支部是重庆有确切时间记载的最早党支部。该旧址是被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称为“革命启蒙老师”的邹进贤的故居。

⒉綦江烈士陵园

它为迁葬抗日战争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后征粮剿匪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2024年3月,綦江烈士陵园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八批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⒊王良故居

王良,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红军早期著名将领。王良故居现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⒋王良同志纪念馆

王良同志纪念馆位于王良故居旁,占地面积约1.2万平米,展馆共三层楼,一楼展示綦江革命历史,二楼介绍王良同志英勇的一生,三楼展厅用于举行各类展览。

(二)课程设计理念

⒈体现红色教育价值的内容引擎

本条红色研学路线依托綦江烈士陵园、中共綦江支部旧址、王良故居、王良同志纪念馆而设计,有着丰富的文化展品,是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的象征。同时,该条线路可以依托场馆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学生在跨越时空的直观接触中,感悟和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和道德情操,在探究学习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体现具身教育价值的体验空间

场馆自由开放的环境、丰富的史料、逼真的展品,3D革命场景再现,创造了多彩的体验空间,为学生自身教育提供了大量选择的可能。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关注,自主选择不同活动,有侧重地去亲历、去理解、去接受,并获得具体感知,唤起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在感知红色文化的情境中接受信念的熏陶。

⒊体现社会教育价值的合作枢纽

红色文化场馆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性教育机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是一个具有极强辐射力的文化枢纽,通过学校、场馆、文旅、宣传、社会等各方合作,实现社会意义向个体意义的内化,产生1+1>2的红色资源增量效果。

(三)研学教育目标

历史会永远铭记血泪与光荣,本课程以自由开放的环境、丰富的史料、逼真的展品,3D革命场景再现,创造多彩的体验空间,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关注,自主选择不同活动,有侧重地去亲历、去理解、去接受,唤起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

⒈研学总课时:5小时

⒉研学目的地:中共綦江支部旧址、綦江烈士陵园、王良故居、王良同志纪念馆

⒊研学师资配置:研学教师2名,学校带队教师2名。

⒋研学方式:参观讲解、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实物展示

三、研学亮点

红色,是綦江最鲜亮的底色。这里可以回顾重庆最早党支部——中共綦江支部成立的艰辛历程,追忆血脉之源;这里可以为烈士亲手献上花篮,点燃血脉之火;这里可以通过王良同志纪念馆的每一件展品诉说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赓续血脉之魂。

四、研学动线

中共綦江支部旧址(邹进贤故居)——綦江烈士陵园——王良故居——王良同志纪念馆

五、课程设置

(一)行前课程

⒈参研学生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和课外阅读及观看部分影像资料,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所了解,但是由于时间跨度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及英雄人物多数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认识层面,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思想深度不够,通过本次研学了解、体会和感悟先辈们复兴中华的艰难历程,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⒉前置课程准备安排

①了解研学的目的和意义,研学分组。

②活动前收集綦江革命烈士故事、阅读与其相关的文章。

③掌握外出研学的安全常识和文明习惯。

(二)行中课程

1

第一站 追忆:寻找血脉之源

教学点1:中共綦江支部旧址

教学方式:实地参观、现场讲解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共綦江支部历史背景,成立的曲折史及影响。

2.了解邹进贤生平和贡献。

3.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教学活动设计:

1.聆听红色故事。

特邀邹进贤亲侄子讲述邹进贤烈士的生平、青年时故事、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的故事。

2.重温入队誓词。

研学学生在邹进贤故居前重温入队誓词。

3.实地参观

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物品,了解中共綦江支部的历史影响。重温先辈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观看中共綦江支部成立3D模拟场景,再现历史现场。

4.完成研学手册

3

第二站 碰撞:点燃血脉之火

教学点2:綦江烈士陵园

教学方式:实地参观、互动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祭扫活动追思革命先烈。

2.聆听革命先辈故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教学活动设计:

1.全体肃立,齐唱《队歌》。

2.研学学生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全体人员默哀。

3.教师讲解员带大家深入了解抗日战争和陈排长等烈士的事迹,重温那段烽火岁月中英雄们的光辉形象。

4.研学学生依次向烈士敬献亲手做的小白花,寄托哀思。

5.完成研学手册

3

第三站 沉淀:赓续血脉之魂

教学点3:王良故居

教学方式:实地参观、现场讲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讲解员讲解,了解王良军长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通过实地参观,激发学生为有这样的家乡英雄的自豪之情。

教学活动设计:

1.永城红军小学小小讲解员为研学学生现场讲解王良军长的故事。

2.实地参观王良故居。

3.完成研学手册

4

教学点4:王良同志纪念馆

教学方式:实地参观、情景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讲解员讲述“东溪米案”斗争、綦江武装反“剿赤”等红色事迹,了解綦江革命历史。

2.了解“霍氏三杰”等革命先烈故事。

3.通过实地参观纪念馆二楼,了解王良同志“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一生。

教学活动设计:

1.聆听教师讲解员在一楼纪念馆綦江革命历史展示墙旁讲解綦江革命史。

2.聆听学生讲解员讲述“霍步青、霍锟镛、霍栗如、王奇岳”革命先烈故事。

3.实地参观场馆二楼。在纪念馆二楼,分别从探索改造社会之路、井冈山斗争淬炼成钢、从支队长成长为纵队司令、铁军师长反“围剿”、“铁四军”东征福建、将星之陨、永远的纪念七个单元了解王良同志“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一生。

4.观看《王良军长》电影。

5.完成研学手册

5

(三)行后拓展

六、研学评价

6

七、成果应用

(一)征文/摄影比赛

通过征文或摄影比赛表现学生对此次研学的认识,展示对此次研学之行的收获与感悟,优秀的学生作品将刊登于华龙网。

(二)成果展示会

通过PPT报告等方式,展示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研学中的成果。

八、研发团队

研发单位:重庆市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綦江区陵园小学

研发团队联系人:郭丹、余会永、岳云雄

联系方式:13883756132

责任编辑:何杜娟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