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共筑防诈壁垒,守护校园净土
2025-03-07 20:00:57 来源: 国家反诈中心
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信诈骗已成为一种日益猖獗的犯罪行为,大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经验相对不足、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且频繁接触网络和通信工具,所以极易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目标。电信诈骗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对其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高校防电信诈骗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信网络诈骗形式繁多,主要包括刷单返利、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诈骗、虚假投资理财和冒充公检法等。数据显示,刷单返利诈骗的发案率最高,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比例,而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同样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比例。这些数字令人深思,凸显了网络诈骗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
刷单返利是一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通过虚假订单获取商家返利或奖励。诈骗者通常利用虚假账号在网上购物平台上模拟大量购买行为,以此欺骗商家或平台认为有真实交易发生。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利益,也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失,同时破坏了购物平台的信誉。
网络贷款是指骗子通过虚假的网贷平台,以低息或无抵押等诱饵,吸引用户借款。骗子会借机向用户收取各种费用,如手续费、保证金等,最终却不放款或擅自扣款。这种诈骗手段往往伴随着虚假宣传和欺骗性广告,容易让用户掉入陷阱。
冒充客服是一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骗子通常会伪装成平台的客服人员,以解决用户的问题为名,引诱用户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进行转账等操作。这些骗局往往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话、社交媒体或假冒的官方网站来进行。用户往往会因为误以为在和正规客服沟通而掉入陷阱,造成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投资理财诈骗涉及骗子以虚假的投资项目或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他们通常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参与。然而,这些所谓的投资项目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是庞氏骗局,骗局暴露后,投资者往往损失惨重。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骗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受害人,谎称受害人涉嫌违法,或有涉及案件需要解决,以此为名进行诈骗。他们声称可以通过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方式帮助受害人处理问题,最终骗取受害人财物。
#解决措施#
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对此国家反诈中心提出了“三不一多”的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通过坚持以上原则,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各种网络诈骗的防范能力,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
温馨提醒:
如果发现遭遇网络诈骗后,要及时停止并保留所有与诈骗有关的证据。这包括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转账凭证、诈骗网站截图等。这些证据将对后续的追回资金和追究诈骗者法律责任起到关键作用。
#总结#
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严重问题,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教育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识别诈骗的能力,不轻信陌生人或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进行不明来源的交易。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