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倒计时!面对“学不进去”,该如何破解考前心理困局?
2025-06-05 06:25:0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中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这场考试,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心理的硬仗。据教育部数据显示,近年来,“考前焦虑”已成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高发诱因。多地调研数据显示,近半数考生在考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表现。如今,距离中高考只剩下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许多学生陷入“越努力越焦虑”的恶性循环:挑灯夜战至凌晨,却总觉得知识内容漏洞百出——“还没准备好”;平日里信手拈来的题目,一到模拟考就状况百出——频频失误;面对父母关切的目光,抵触情绪油然而生,内心不断自我否定……
这些现象背后,是大脑面对压力时的“应激反应”在作祟。当焦虑值突破临界点,大脑的理性思考区域便会被抑制,进而引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等问题。深夜,紧闭的房门内传来孩子压抑的啜泣:“妈妈,我真的学不进去了……”这样的场景,正在无数中高考家庭中轮番上演。
那么,如何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突破心理瓶颈?梓笙园心理医院结合 400 万青少年心理干预数据,带来科学有效的减压方案,助考生以最佳状态迎战考场。
身心放松秘籍:心理学方法助力减压
呼吸放松法:回归平静的港湾
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放松方式,基于生理、心理学原理,通过调节呼吸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从而缓解紧张情绪。
操作方法: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用鼻子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腹部像气球一样逐渐膨胀,默数4个数;然后用嘴巴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默数6个数。重复这个过程,每次练习5-10分钟。在呼吸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排除其他杂念。当你感到紧张时,随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让身心迅速恢复平静。
渐进性肌肉松弛法:释放身体的紧绷
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理,身体的放松状态可以反过来影响心理状态。当我们有意识地放松肌肉时,大脑会接收到身体放松的信号,进而缓解焦虑情绪。
操作方法:从头到脚依次对身体的各个肌肉群进行紧张和放松练习。比如,先握紧拳头,感受手部肌肉的紧张,保持5-10秒,然后突然松开,体验肌肉放松的感觉;接着皱紧眉头,感受额头肌肉的紧张,再放松。按照这样的顺序,依次对脸部、颈部、肩部、背部、腹部、腿部等肌肉群进行练习,每个部位重复2-3次。这种方法能有效消除身体的肌肉紧张,让身心得到深度放松。
积极的自我暗示:重塑心理的力量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影响情绪和行为。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改变我们对考试的认知,增强自信心,从而缓解压力。
操作方法:每天花10-15分钟,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比如,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有能力应对这场考试”“考试只是对我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能接受”等。通过重复这些积极的话语,让潜意识接受这些正面信息,从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以更加从容自信的心态面对考试。
冥想练习:给心灵做个“SPA”
冥想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它对缓解压力、改善情绪的积极作用。在冥想过程中,大脑会进入一种放松且专注的状态,有助于减轻焦虑和疲劳。
操作方法: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躺下,保持安静。可以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冥想音乐,帮助集中注意力。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一个特定的词语或意象上。当杂念出现时,不要刻意去驱赶它们,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专注的对象上。每次冥想15-20 分钟,长期坚持,能让内心更加平静、稳定。
梓笙园心理医院:专业助力,为考生保驾护航
如果考生尝试了上述方法,仍然觉得压力过大,无法有效缓解,梓笙园心理医院随时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梓笙园医院拥有一支由资深心理专家组成的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青少年心理辅导经验,擅长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沙盘游戏疗法、家庭治疗等多种专业方法,帮助考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制定个性化的减压方案。
此外,医院还提供专业的心理测评服务,通过科学的测评工具,准确评估考生的心理状态,为后续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无论是面对面的心理咨询,还是线上的心理辅导,梓笙园心理医院都致力于为考生营造一个安全、信任、温暖的心理支持环境,助力他们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迎接中高考的挑战。
中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考前的压力虽然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缓解和应对。希望同学们都能运用这些身心放松的技巧,轻装上阵,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院方供稿)
责任编辑:吴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