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所高校3000余名学子竞逐“智能+”新未来!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重庆赛区)举行
2025-06-09 11:14:28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郭晓彤)近日,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主办,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重庆赛区)暨第五届重庆市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举办,该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市32所高校,超3000名学生参赛,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本届大赛以“智能驱动未来,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覆盖机器人创新、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无人机协同等38个赛项,既包含“机器人舞蹈仿人”“全地形自适应机器人设计”等传统经典赛道,也新增“智能产线应用场景”“智能制造”等贴合产业需求的新兴方向,全面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
“本届大赛是贯彻国家战略、落实重庆‘智造重镇’‘智慧名城’部署的创新实践,更是青年逐梦、产教融合的‘试验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干部李启来谈到,“重庆全力打造“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希望同学们以“渝见创新敢拼敢赢”的锐气,在竞技中突破自我;教师们以赛促教,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培育复合型人才。”

“今年赛项设置更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赛重庆赛区主任马燕介绍,“比如在‘智能产线应用场景赛’中,选手需设计一套能替代人工完成精密零件缺陷检测的机器人视觉系统等,这些题目不仅考验技术,更需要学生用AI思维解决真实工业生产场景中的痛点。”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而青年是创新的未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副校长孙敏表示,“作为承办单位,我们不仅要做赛事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创新的‘催化剂’——通过大赛搭建交流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重庆赛区作为全国赛的重要分赛场,既是区域创新实力的展示窗口,更是人才输送的关键枢纽。”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邱玉辉表示,“近年来,重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而大赛的持续举办,正为区域输送大量‘懂技术、会应用、能创新’的青年人才。”



据悉,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深耕应用型教育25年,对接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校赛-省赛-全国赛”的全周期人才培养链路。此次承办赛事,为参赛学生搭建了从课堂到产业的“直通车”。“我们学院7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均围绕‘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布局,近年来学生在机器人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奖项50余人次。”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强华介绍,“承办此次大赛,既是对学院实践教学的检验,更是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契机——通过与高校、企业的深度联动,我们希望能为重庆人工智能产业输送更多‘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人才。”
本届重庆赛区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全国总决赛输送更多优秀团队。未来,大赛将进一步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联动,推动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产”的良性生态,为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注入青年力量。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