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解码科学降噪新路径 渝中区东水门小学 “声” 态治理实践”有声有色“
2025-06-09 16:20:4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实践成果展吸引了渝中区东水门小学师生的目光。这场由师生共同发起的“东水门小学校园噪音的环境治理与科学实践”项目源于同学们对课堂噪音的困扰,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历经从噪音测量到模型制作的完整科学探索之旅,将课堂烦恼转化为创新动能,形成了一份充满童趣与智慧的科学答卷。

“当轻轨呼啸而过时,教室噪音会‘跳’到 75 分贝!” 在成果展示环节,五个实践小组依次登台,生动还原了“学测量、记数据、找原因、制仪器、治噪声”的五步实践过程:先如给声音“称重”般,用分贝仪在操场、教室等5个地方校准测量,绘制出标注红区蓝区的“噪音彩虹”;再化身数据侦探,记录下声音变化的数据,发现声音变化规律;随后查阅科学书籍,找出声音“钻空子”的原因;接着挑战编程与硬件制作,打造出实时监测噪音仪;最后利用快递泡沫、洗澡海绵等废旧材料,组合出能“吃声音”“挡声音”的降噪模型。

成果展示后,“消失的嗡嗡声”“喷泉小歌星”“木块在说话” 三大互动项目成为校园里的科学磁场。“消失的嗡嗡声”展区,透明玻璃罩里的蜂鸣器 “小蜜蜂” 会在抽气时悄悄 “隐身” 歌声渐小,充气时又 “嗡嗡” 现身;对着传感器大喊,“喷泉小歌星” 就会用越高的水柱回应你的声音;而 “木块在说话” 最有趣,沙包砸中木块时它会发出警报,没砸中就乖乖不说话,孩子们在这些会变魔术的实验里,发现声音原来会踩着空气跑、推着水花跳,还藏在电路里当小调皮呢!

此次“声”态治理的科学实践活动,不仅是东水门小学科学教育成果的精彩缩影,更是学校素质教育创新的生动注脚。从课堂困扰到科学实践,从数据测量到趣味实验,孩子们用童真的视角与创新的双手,证明了科学探索没有年龄界限。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此类实践项目,让更多 “小科学家”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成长,让科学的星火在校园里不断传递,照亮更多未知的探索之路。
责任编辑:姚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