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档案岁月启时代新篇 重医附二院开展国际档案日活动
2025-06-09 20:04:16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档案是历史记忆的宝贵积淀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依托。6月9日,值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重医附二院院办联合党办、关工委、团委在江南院区举办“览档案岁月,惜宽仁今朝”系列活动,50余名青年职工通过参观院史档案、聆听前辈故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悟“宽仁”精神的传承。

活动从参观院史馆开始。泛黄的病历单、古老的实验器械、抗疫期间的请战书等珍贵档案集中展出,直观呈现了医院自1892年以来经历的抗战救护、抗震救灾、一院两区建设等各个重要历史历程。
在“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环节,青年职工们围绕“档案中的奋斗瞬间”和“岗位精神延续”认真书写。“最令我触动的是抗战时期刘伯承将军做眼部手术,全程没有打麻药,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西迁精神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继续传递!”“希望我们能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一封封信件被封存进“时光瓶”,这是重医附二院青年医者们与百年院史的精神契约,更是见证初心的延续。

最触动人心的是10位退休老专家的故事分享。“为了恢复二系正常的本科招生工作,所有的老师们都据理力争。”原党委副书记陈代碧感动地回忆着。
“凉山卫校当时条件特别困难,但是我们主动接受了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直帮助他们到今天。”原副院长吴家廉指着照片上破旧的凉山卫校说到:“今天在场的人都长期参加凉山卫校的帮扶工作。”
“没有江南院区的成功建设就没有医院今天的发展,虽然建设过程极为困难,但是我们坚持住了,为二院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原副院长刘继智回忆着。
“当时虽然医院条件不好,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原纪委书记杨力生动地诉说着二系学生的奋斗历程。
原工会副处级调研员周海妮讲述了西迁老专家们带领科室发展的感人事迹。
原泌尿外科主管护师姚述兰描述了老护士长童玛玲关心关爱患者、坚守良好医德医风的动人故事,在70、80年代那个物资缺乏的时代,她毅然拒收患者感谢的礼物,“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收患者的东西”这句铿锵有力的话,深深影响了所有人。
原三腺外科副教授杜寿敏讲述了1971年参加彭水巡回医疗团,在条件极度艰苦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医疗任务的故事。
原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朱仕钦兴奋地描述了当年举办国际血管外科会议97第四届全国血管外科会议的盛举,“当时在全国都是十分有影响力的”。
“那天暴雨,本就狭窄的乡村路变得更加泥泞,我们队的产科医生不慎滑倒大腿被划伤,但她仍坚持前行,她说‘做医生迟到是对患者不负责’。”原中西医结合科主治中医师、院关工委副主任胡银贵指着旧照片讲述。
原妇产科主任医师杨锡蒂也展示了多年前抢救产妇的记录:“产妇羊水栓塞,请了外院的大专家会诊,都说没有希望,但我们没有放弃,最终我们创造了‘奇迹’。”
这些故事里,有暴雨中跋涉的泥泞脚印,有油灯下绘图的佝偻背影,有手术台前通宵的坚守身影,共同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底色。


这场与历史的对话,让青年职工近距离触摸到医院发展的艰辛与荣光。当“时光瓶”被郑重封存,当前辈的故事在耳畔回响,新一代重医附二院人正以历史为镜,锚定前行方向,在传承与坚守中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文/王凤)
责任编辑:王凤